????史仲竹計劃出門遠行,首先要把后勤安排好,以免后院失火……
????相對其他游學士子而言,史仲竹不用相邀結伴,年齡是硬傷啊,同科舉人遇到這么個小同年也很別扭。且目的也不盡相同,別的士子是去各個有名學院交流學習,最多看看名山大川,史仲竹卻想當驢友,到不出名的地方,探訪“民間高手”。
????首先,史仲竹要安排好小莊子種植事宜。話說自從知道種了牡丹花第一件事是獻給圣人后,史仲竹就絕了用此賺錢的念頭,他能種出來的估計都是祥瑞,不能以此謀生,就當個愛好吧。這幾年,史仲竹把自己愛好種植花卉,尤愛牡丹的名聲傳出去了,別人說到雅趣的時候也要提一聲保齡候家的次子,其他就無人關注。
????有了擋箭牌,史仲竹抓緊改進良種。土豆、番薯之類的不用想了,此是航海遠行十分不容易,番薯這個大殺器還沒有傳到本邦,土豆也只有本土特產“山藥蛋子”。土豆的推廣,在歐洲、俄國等等實驗過,國王下令推廣,結果還是幾經波折,幾百年才把土豆種到土里。本土化永遠是個大問題,不要小瞧了“傳統(tǒng)”“習慣”“固執(zhí)”。
????史仲竹的目標一直在改良水稻上,當年他重點學習的也是這些。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只得到了一個結論,現(xiàn)在史仲竹需要重新證明一次這個結論,并在過程中收獲階段性成果。
????莊子上真正挑大梁的趙老,這個老農民。此時的學子,能分清韭菜和小蔥就是耕讀傳家、熟知農事的了,等到科舉出來做官,做這些的也是錢糧師爺和底下的皂隸。
????考秀才的時候,史安才、史云鵬兩人遇到一位孤寡老人,早年喪妻,中年喪子,媳婦守不住,只給他留下一個獨苗金孫。老人含辛茹苦把乖孫子養(yǎng)大了,結果孫子長大十四五歲,眼看就要娶親了,卻在河中淹死了,這個老頭就是趙老頭。
????在這個故事里,沒有天災、沒有惡霸,趙老頭的經歷雖艱辛,卻也沒有讓人義憤填膺、抱打不平的余地。只是聽周圍的人講,趙老善于種地,縣里的老爺還專門嘉獎過,史安才、史云鵬聽后唏噓不已,在信中和史仲竹感慨。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史仲竹當即派人打探清楚,趙老頭親人緣淺,如今的親戚五服內的也沒有幾個,宗族對這樣一個老頭的養(yǎng)老也沒有好辦法。如今,有個京里的貴人,看中了趙老頭伺候莊稼的本事,本家本村人的高高興興的送趙老進京享福。
????趙老頭來的時候,脊背佝僂、面色黝黑,五十歲不到的人,像七十歲般蒼老。對專業(yè)人才,史仲竹從來不吝嗇尊重,趙老頭成了“趙老”,專門負責按史仲竹的方法改進良種。
????史仲竹和莊子上的姚管事下了嚴令,“種田聽趙老的,我說的和他說的不一樣,聽他的;管事的你來,誰漏了莊子上的事情,全家發(fā)賣到礦上?!币苁沦€咒發(fā)誓一定保守秘密,管好下人佃戶,雖不明白這個趙老頭怎么得了主子的青眼,但不妨礙他跟著主子走。
????史仲竹出門前,一定要先來看看趙老頭。
????清晨,史仲竹早早的就來了。史仲竹剛在前廳坐下,趙老頭就來了,一身細棉布短打,鞋上還沾有些稀泥,今早有小雨,趙老頭是個負責的人。
????“老頭給主子請安?!壁w老頭進門作揖,黝黑的臉上全是笑意,“主子有日子沒來了,按照主子上回說的趕粉,秋收多收了一石,可惜稻子花小,這么精細的活計,不十分好辦?!壁w老頭也不廢話,直接說了結果。
????“趙老費心了?!笔分僦駥兗夹g人員,也不廢話,“這次來是和趙老商量雜交的事情?!?br/>
????“主子吩咐就是?!?br/>
????“嗯,我打算出去游學,親自去找野生稻,找回來,趙老就按我們之前商量好的,接著辦就是。若有什么問題,讓管事的給我送信?!睂ふ乙吧疽彩鞘分僦襁@次的目的,和趙老頭解釋清楚稻子也分雌雄,像馬和驢交/配有了騾子,騾子比馬、驢都能干活,這雜交水稻,就是騾子。
????趙老頭基本能理解,帶著幾個幫工,按照史仲竹的理念實踐。
????“行了,您辦事我是放心的?!痹缇驼f好的事情,史仲竹也不再啰嗦,轉頭對姚管事吩咐,“裝幾盆洛陽紅,我?guī)Ыo娘親?!?br/>
????“是,主子在莊上用了午膳再回吧,太太知道主子空著肚子回去,不扒了奴才的皮呢!”姚管事奉承,還舉了馬齒莧、薺菜之流的鮮嫩野菜,想主子在這里吃飯,也多給他巴結的機會。
????“不了,臨出門,事兒多著呢!以后,去病和你聯(lián)系?!笔分僦袢挛宄母愣?,又騎馬回了城中。
????把主子送出大門,姚管事和趙老頭目送史仲竹一行背影漸遠,姚管事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這老頭兒,祖墳冒青煙了,居然得了主子的青眼!】只是,他也不敢明說,努力擺個親切和善笑臉,到,“趙老,主子對您多看重啊,您也要多用心!”
????“是嘞,是嘞!”趙老頭干巴巴的答了,也不看姚管事的臉色,直接回了田里。趙老頭想著主子把自己從金陵接到皇城見世面,給自己置辦了青磚瓦房的家業(yè),給自己置辦的衣裳鋪籠,還答應給自己養(yǎng)老,怎么能不用心!這些多不說,只看主子侯爺家的公子稱呼自己卻是“趙老”,雖不知道“國士待之、國士報之”,但“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心比誰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