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瞥了一眼李顯,朗聲道,“父皇明鑒,兒臣以為,在此事未查察清楚之前,李大人已不宜在刑部侍郎之位上,以免天下百姓,文武百官心生不滿……待此事查察清楚之后,再讓李大人官復(fù)原職即可……”
話音一落,朝中亦有幾人附和,道,“齊王殿下所言甚是,確需將此事查察清楚……”
李顯面沉如水,一指眾人,道,“你……你們……”
又叩首,道,“陛下,老臣冤枉,老臣冤枉啊……”
楚秋一拍龍案,身體陡然站起,眸子一瞇,目光一掃齊王,李顯,百官,喝道,“爾等說夠了沒有?”
聲若驚雷,在大殿回蕩。
齊王及一眾百官盛怒,遂跪伏在地,低下頭顱,不敢再言。
楚秋一指蘇卓,冷聲道,“方才朕讓爾等獻(xiàn)策之時(shí),你裝聾作啞,而今卻又跳出來意圖追責(zé),你以為朕不知道爾等想的是什么?什么查察李顯是否與田文正私通……田文正為劍南關(guān)副將,乃朕親允,爾等是不是也想查一查朕是否與燕國私通?”
目光匯于齊王之身,楚秋笑了笑,道,“欲查李顯,罷其官職,不知朕是不是也要退位讓賢啊,讓爾等好生查一查?”
語罷,齊王面色大變,叩首,道,“父皇恕罪,兒臣絕無此意……”
齊王冷眼一瞥方才作聲的幾位官員,冷哼一聲,道,“歷來爾等相爭朕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非是朕不知,而是朕以為爾等會(huì)有分寸,卻沒想到……你們,讓朕很失望……”
一拂衣袖,轉(zhuǎn)身離去,倏地,又回頭,雙眸一瞇,深深的看了齊王片刻,方離大殿。
齊王面色慘白,過了片刻方從地上站起身,后背已為冷汗浸濕,望了一眼楚秋離去的方向,齊王搖了搖頭,面露苦笑。
“二哥!
魯王喚了一聲齊王,又豎了豎拇指,譏笑一聲。
魯王走至李顯身前,或是因情緒過于激動(dòng),李顯許久都未曾站起身子,故魯王欲上前攙扶,手剛觸及李顯胳膊。
卻見李顯將魯王之手輕輕推開,李顯一笑,道,“不勞殿下,下官雖老,可還未到站都站不起來的地步……”
魯王眉頭微皺,低聲道,“李大人,方才本王正欲開口……父皇就已開口,故……”
李顯緩緩從地上爬起,拱了拱手,道,“老臣謝過殿下,若殿下無事,老臣先行告退!
魯王嘴角微動(dòng),欲言又止,只得望著李顯離去的背影楞楞出神。
齊王行至魯王身旁,停留片刻,淡淡瞥了一眼,眸中有幾分譏諷之意。
魯王冷哼一聲,揚(yáng)長而去。
后殿,楚秋立于窗前,沉默許久,方長長嘆了一口氣。
“陛下……”
肖一低聲喚了一聲。
楚秋擺擺手,道,“無妨……”
不多時(shí),數(shù)百名信差攜旨意自長安而出,行于官道,或往山南西道,或往山南東道。
正午時(shí)分,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在混于人群,緩緩駛出長安城。
行了十里之后,行至官道旁一茶肆之時(shí),從馬車上走出幾人,在茶肆后牽出幾匹快馬,而后茶肆老者將茶肆關(guān)了門,一把火將茶肆燒未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