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棺入土?
這字眼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就讓我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懸棺葬我知道,在葬經上看到過,將棺木懸空固定在懸崖峭壁之上。
又或者在懸崖峭壁之上鑿出一個容得下棺木的洞穴,將棺木置于洞穴之中。
這種喪葬風俗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最開始的起源是曾有學術之士認為,崖洞稱為“地仙之宅”,意思是神仙的墓葬之處,神仙有騰云駕霧的本領。
懸棺空置于懸崖之上,乃是仙人的墓葬之所。
此乃懸棺葬,至于入土葬就更加比較好理解,就是我們正常情況棺材埋進土里面,稱之土葬之法,更多的人講究的是入土為安,所以死后都需棺木入土,立墳頭,供后輩親人拜祭。
這兩種葬法我都知曉,但卻從未聽說過什么懸棺入土?
這讓我有種意識,那就是爺爺似乎有著太多的東西都沒有告訴我。
等這件事情結束之后,我覺得我有必要找爺爺好好兒的問一下,那些我從來沒有在他身上看到過的本事,怎么從來都沒有聽他提起過?
這會兒,那邊忙活的人過來給爺爺說棺材杠子都綁好了,就等爺爺這邊。
爺爺應了一聲,連忙和幺公朝著堂屋外面走出去,兩根棺材杠子綁在棺材上面,五花大綁的,看起來相當的結實。
將東西全部清點一番,爺爺讓我過去手里面端著女尸的定棺燈,這次村子里面幾乎每家都來了一個勞力,所以大家伙兒看起來也很鎮(zhèn)定,并沒有那么害怕。
王遠勝遠遠的站在旁邊,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爺爺手中,一個鈴鐺搖動,發(fā)出陣陣清脆的叮鈴聲響,爺爺手中的紙錢朝著天空撒去。
“陰棺借路,陰人回避,起棺……”
悠揚婉轉的聲音從爺爺口中傳出,抬棺的人在爺爺聲音落下之際,便將兩具棺材抬起來,朝著山上趕去,沉重的步伐聲在深夜中響起。
爺爺走在最前面,而我跟在爺爺的身后掌著定棺燈,這次爺爺并沒有讓我坐在棺材上面,一路抵達村子的祖墳,不過爺爺給王遠勝的二老婆看的地并不在祖墳,而是在另一個地方。
倒是王守義需要葬在這祖墳里面,墳坑早就提前挖好的,眼看著棺材落地后,爺爺吩咐留下幾個人把棺材坑填上,剩下的人繼續(xù)抬著大紅棺材朝著村子后面的山上走去。
到了一處平地,我看到爺爺身形已經停頓下來,指著前方的一處位置,讓后面的人趕緊去挖,至于棺材,依舊被抬著,只是中途會有人給換一把。
這平地的位置處于這座山的半山腰,這地方位置挺大的,而且陽光照射性很好,我記得這地方是村子里的人曬糧食用的。
基本上太陽一出來就能曬到這個位置,直到太陽落山,這個位置都還能照射到太陽。
爺爺選擇將大紅棺材葬在這地方,想必也有這點因素在其中,我從葬經里面還是自己摸索到一些東西。
眼看著棺材坑挖好,爺爺走了過去,對著棺材坑指指點點的說了些什么,我拿著定棺燈上前,發(fā)現本來挖好的棺材坑又要繼續(xù)改動,兩邊被各自挖出一條排水溝一樣的東西,看起來讓我很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