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海地下勢力形成了四足鼎立的格局后,人們奇怪的發(fā)現(xiàn),四個勢力竟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蟄伏。
他們沒有再策劃什么大動作,而這卻也使尚海進入了罕見的穩(wěn)定期。
此時人們的生活多了幾分寧靜,郭安也樂得清閑,夜以繼日的沉浸在修練當中。
現(xiàn)在,郭安又多了一個新的修練方法。有句話說的吧,百聞不如一見,實踐出真知。
實戰(zhàn),是提高自身實力,促進消化理解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而郭安,也打算通過實戰(zhàn)來充實鞏固自己,一點點的為突破積蓄能量。
這不,這次,郭安就選擇從各個武館開始,進行友好的“拜訪”。
尚海作為一個世界聞名的國際大都市,武術氛圍也是相當濃厚。
在這里,不僅有很多落腳于此的武者,就連一些家底豐厚的武術世家都會選擇在尚海開設武館。
例如已故的以迷蹤拳聞名的宗師霍元甲,就是在尚海創(chuàng)辦了“精武體操會”來主教武術。
除此之外,由于這里經(jīng)濟繁榮,也讓很多商賈大戶匯聚于此。
而這些商人,也是高價招聘武力強大的武者作為保鏢,這樣吸引力不少武林高手前來。
郭安首先“拜訪”的,是尚海一處小有名氣的武館。
郭安表明來意,進入武館大門后,就看到迎面走來了一個身材矮小精壯、太陽穴微微鼓起的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
這中年男子,卻正是這個武館的館主。
這個館主也沒有多說什么話,直接走上擂臺,準備與郭安比斗。
對于這個館主的實力,郭安還是比較認可的。
異于常人的精神力讓他能察覺到,館主的實力大概位于明勁二重與明勁三重之間。這個實力在尚海,已經(jīng)算是比較厲害的了。
你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像郭安一樣能開掛似的變強,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充足的資源輔助修練。
戰(zhàn)斗馬上就打響了。而兩人之間畢竟是相差了一個大境界的,所以郭安也沒有以大強欺弱。
他這次的目的不是勝利,而是磨練自己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充發(fā)消化吸收修練所得。
所以,郭安并沒有完全發(fā)揮自己的實力,甚至十分之一的實力都沒有發(fā)揮出來。
郭安將自己的力量控制到與其一個水平,也沒有動用暗勁,就與這館主展開了一場“勢均力敵”的戰(zhàn)斗。
郭安有點驚訝,這武館館主練的竟然是少林拳。
少林拳傳于少林寺,沒出去,就是那個我們能在武俠小說中經(jīng)常看到的少林寺。
少林拳得名于少林寺,是吸收各種武藝之長而形成的。
少林拳以剛健有力、樸實無華和利于技擊而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名,是最有影響力的流派之一。
少林拳的發(fā)展歷史可以說是十分悠長的,在這歷史的發(fā)展中也發(fā)生了很多變化。
二人的戰(zhàn)斗就這么開始了。館主先發(fā)制人,畢竟南派少林拳少林派就是以進攻為主。
只見館主步法靈活,迅速向郭安逼來。他更是拳出少林,用樸實無華的招式打出了他最剛勁有力的攻擊。
而郭安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馬上以太極拳回應。
太極聽勁下,郭安也是比較有優(yōu)勢的去試探對手,去尋找對手的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