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wǎng)址:www.ishuquge.la【ps:三千月票了,這章一萬字,六千字算基礎(chǔ)更新,四千字月票加更?!?br/>
在周師姐身上,練習了好一會兒的望氣術(shù),李玉才移開視線。
這兩個法術(shù),雖然都不是攻擊法術(shù),但卻有不少的輔助作用。
隱氣術(shù),可以隱藏自己,最適合用于埋伏,關(guān)鍵時刻出其不意。
望氣術(shù),可以觀察敵人,摸清敵人的實力,是戰(zhàn)是退,做出正確的選擇,避免傻乎乎的上去,被人一招秒了,或是被虛張聲勢的敵人嚇到……
接下來的幾天,李玉沒有做別的事情,一直在練習那兩個小法術(shù)。
真正掌握這兩個法術(shù)之后,他才深切感受到,創(chuàng)出這兩個法術(shù)的前輩,是多么的驚才絕艷。
他在幾位筑基期的老友身上試過了,施展隱氣術(shù)后,就算站在他們面前,以他們筑基期的強大神識,也察覺不到李玉的存在。
這里的察覺不到,并非是看不到,而是感知不到任何法力波動,就連他身體的所有氣息,也都被隱藏起來了。
他們的眼睛能看到李玉,神識感知卻空空如也。
對于修仙者來說,神識就是他們的眼睛,某種意義上,神識比眼睛更加重要。
如果李玉藏在暗處,或者以土遁藏匿在地下,他們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
不過,這種隱匿作用,對于金丹期以上的強者有沒有用,李玉就不清楚了。
但根據(jù)那金屬牌上所寫,隱氣術(shù)的原理,是五行融合之后,所產(chǎn)生的一種奇異現(xiàn)象,從根本上抹去了法力和氣息波動。
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自然也感知不到。
至于望氣術(shù),也是同樣的神奇,平時都是筑基期長老能看穿他的修為,施展望氣術(shù)后,他們的修為,在李玉的眼里,也不再是秘密。
更神奇的是,因為望氣術(shù)是在隱氣術(shù)的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的法術(shù),施展望氣術(shù)的時候,全程都沒有法力波動,他們根本不知道被李玉窺視了。
老陳有些感慨,說道:“到底是五脈同修,和我們這些廢物不一樣,竟然能修習這種無視境界的逆天法術(shù)……”
老王對“廢物”的說法,有些不滿,哼了一聲,說道:“五脈同修又怎樣,這會兒看他得意,筑基之后,有他好受的,小子,你知道從剛剛筑基,到修行到筑基圓滿,需要多少顆拓脈丹嗎?”
拓脈丹李玉是知道的,此丹是通脈丹的進階版,即便是在三階丹藥中,也是極難煉制的,可以拓寬靈脈,提升筑基期修仙者的修為。
但整個筑基期具體需要多少顆拓脈丹,他還真不清楚。
李玉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br/>
“八十一顆,九九八十一顆……”老王臉上露出幸災(zāi)樂禍的笑容,又問道:“那你知不知道,宗門所有的煉丹師,每個月能煉制出多少拓脈丹嗎?”
雖然李玉也是煉丹師,但卻只是一品,拓脈丹是三階頂級丹藥,這個問題,問到了他的盲點。
不過他聽吳通說過,二階通脈丹,宗門一個月的產(chǎn)出,大概在一千顆左右,拓脈丹肯定沒有這么多,李玉想了想,隨便報出一個數(shù)字:“兩百顆?”
老王冷笑一聲,說道:“兩百顆,那是所有的產(chǎn)出,這兩百顆,有一百五十顆,是留給那些天驕的,最后五十顆,才是留給像我們這樣的筑基長老,筑基期長老,你知道整個昆侖有多少個嗎?”
不等李玉回答,他就自己說道:“近兩千個!”
他不由笑起來,說道:“兩千個筑基期,爭搶五十顆拓脈丹,伱覺得你能搶到幾個,通脈丹你有靈幣就能買,拓脈丹可是有靈幣也買不到,還要看對宗門的貢獻,你說你修五靈脈,要四百顆拓脈丹才能到筑基巔峰,結(jié)丹的可能有多大?”
老王撓了撓沒幾根頭發(fā)的腦袋,有些幸災(zāi)樂禍,調(diào)侃說道:“別看你現(xiàn)在年輕,兩百多年后,還不是和我們這些老家伙一樣,早晚都得入土……”
李玉現(xiàn)在還只是煉氣,筑基以后的事情,他并沒有深入的想過。
今天被老王提起,讓他不得不考慮。
修仙的前兩個境界,煉氣和筑基,修的都是靈脈,煉氣是將整條靈脈打通,筑基則是將靈脈拓寬,最終的目的,都是讓靈脈可以容納更多的法力。
但拓寬靈脈的難度,要比打通靈脈難得多。
拓寬一層靈脈的時間,是打通一個穴位的五倍以上。
數(shù)千年前,修仙界的資源,還很豐饒的時候,有門派做過實驗,一個剛剛筑基的修仙者,服用八十一顆拓脈丹,就能將一條靈脈拓寬到極限,繼續(xù)服用拓脈丹,就沒有作用了,可以嘗試結(jié)丹。
像是秦師姐和許師姐那樣的天才,就算不借助通脈丹,一個月也能打通數(shù)個穴道,拓脈用的時間也不久,對她們而言,丹藥只是輔助,憑借她們自己修行,也能很快筑基。
但李玉就不同了。
他的天賦一般,是以丹藥為主,修行為輔。
李玉自己修行,四個月才能打通一個穴道,那么他將靈脈拓寬一層,哪怕是每天都勤苦修行,至少也需要二十個月。
一顆拓脈丹的作用,抵得上他二十個月苦修。
八十一顆拓脈丹,就是一千六百二十個月,一百三十五年。
這還只是極限速度,但沒有人可以做到一百三十五年不停的修煉,再加上自己修行,時常會遇到的大小瓶頸,這個時間翻倍也是有可能的……
天賦不佳者,強行修五靈脈的缺陷,在這個時候,就暴露無遺了。
拓脈丹的數(shù)量太少,就算他費盡辛苦得到一顆,還不知道會用在哪條靈脈上,他又不是姜離和秦可人,會被宗門不惜代價的培養(yǎng),筑基之后,修行速度無疑會驟降……
到時候,他還有結(jié)丹的可能嗎?
想起此事,李玉的心中,立刻籠罩了一層陰云。
但很快,李玉就反應(yīng)過來,目光望向老王,罵道:“老家伙,快死了還想壞我道心,我家阿離可是天靈脈,兩百年,大概元嬰都結(jié)成了,助我結(jié)丹,還不是輕輕松松,你以為我和你們這些老家伙一樣嗎?”
李玉這句話,讓幾位筑基老者無話可說。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但他說的,也極有道理,以他的背景,估計二十歲之前就筑基了,還有兩百三十年的壽元,這兩百三十年,哪怕每年得到一顆拓脈丹,再加上他自己的努力,到時候修行到筑基后期巔峰是沒有問題的。
那時候,他那個天賦驚人的青梅竹馬,應(yīng)該已經(jīng)在宗門身居高位,再幫他一把,或者幾把……不就結(jié)丹了?
說到底,別人的運氣,可比他們好多了。
臉皮也比他們厚。
老陳不由的感慨道:“修仙,果然還是得不要臉,如果孫震當年像你這樣不要臉,應(yīng)該也早就結(jié)丹了……”
老王更是哈哈大笑:“老夫修行兩百年,像你這么不要臉的家伙,也沒見過幾個,哈哈哈……”
笑著笑著,他的聲音就逐漸小了下去。
最后,這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徹底的躺在搖椅上,一動不動了……
……
三日后。
李玉收起一個骨灰壇,離開昆侖洞天,向魏國的方向而去。
三天前,李玉的鄰居,機關(guān)師老王在和他們聊天的時候,樂極生悲,歸墟而去,李玉按照他的遺愿,經(jīng)過宗門允許,將他的尸體燒了,骨灰送到魏國,交給他的后人。
一起交給王家后人的,還有老王臨終之前,用靈幣購置的一些凡人能用的丹藥,解毒丹止血丹斷續(xù)丹之類的,李玉也都一瓶不漏的交給他們。
對于老王的死,王家眾人并不顯得多么悲傷。
畢竟,老王活了兩百多歲,兒子,孫子,甚至重孫一輩,也早就去世了,現(xiàn)在的王家人,已經(jīng)不知道是他的多少代后人,對于這位老祖宗,不可能還有什么深厚的感情。
修仙者也大都是這樣,前幾十年還好,后面這兩百年,直系親屬都不在了,基本就是孤家寡人,就算有血脈存續(xù),也和家族沒有太多聯(lián)系了,最多只會在家族危難的時候,出手幫扶一下。
一入仙途深似海,從此親人是路人。
所以,修仙者找道侶,一般會找和自己天賦差不多的修仙者,要筑基一起筑基,要結(jié)丹一起結(jié)丹,而且除非自己仙道無望,否則基本不會留下子嗣。
一來,倘若子嗣沒有修行天賦,那么必然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如果子嗣有天賦,也會壓縮自己的修行資源,除非他本就身居高位,不缺資源,比如各大宗門的那些金丹,元嬰強者……
在修仙界,弱者,是沒有生育資格的,也很少見煉氣和筑基期的修仙者有子嗣。
李玉將骨灰和丹藥交給王家人后,就離開了王家。
答應(yīng)老王的事情已經(jīng)做到,他畢生關(guān)于機關(guān)術(shù)的心血結(jié)晶,也能安然的收下。
做完這一切,李玉并沒有急著回宗,而是在魏國都城的街道上閑逛。
昆侖洞天靈氣濃郁,卻極度缺少人間煙火氣,和修仙者相比,這些凡人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也創(chuàng)造了屬于他們的繁華,李玉很享受這些人間煙火。
修行太過枯燥和乏味,基本上每天都要為了資源發(fā)愁,煉氣的時候愁筑基,筑基的時候又想著結(jié)丹,一生數(shù)百年,其實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不多,還不如凡人短短的幾十年精彩。
走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身旁人來人往,耳邊人聲鼎沸,李玉一路走來,也見到了幾位修仙者。
不過他們的修為不高,只有煉氣一層兩層的樣子,應(yīng)該是生活在世俗的散修。
和宗門弟子相比,散修的生存無疑是很艱難的,世俗不像那些靈山洞府一樣,靈氣充足,也沒有增長修為的丹藥,一切只能靠自己,他們的天賦一般也不會很高,百分之九十九的散修,一輩子也就止步煉氣。
倘若李玉當時沒有進入昆侖,現(xiàn)在可能也和他們一樣,沒有后來的事情了。
……
魏國國都。
某處茶館之中。
一名英俊男子,坐在靠窗的角落,悠閑的品著香茗,時而捏一塊糕點送入口中,聽著茶館眾人的閑聊,看著無比悠閑。
修仙界的靈茶,固然好喝,但世俗的茶水,也別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這些糕點,味道其實不遜色宗門的酒樓,但價格卻便宜了太多,李玉決定回去的時候再帶上一些,給姜離和周師姐嘗嘗。
在這里一邊喝著茶,一邊聽這些凡人講世俗的事情,李玉倒也挺享受。
“哎,聽說了沒有,今天中午,四年一次的武林大會就開始了,要不要去看看熱鬧?”
“這次武林大會,在我們魏國舉行嗎?”
“是,地點就在西城外十里的聚賢莊,附近各國的武林高手,已經(jīng)趕來了,你沒發(fā)現(xiàn),最近都城的陌生人忽然多了起來,連客棧都被住滿了?!?br/>
“我就說呢,昨天帶著老吳的老婆去開房,跑了三家客棧,居然都客滿……”
……
一刻鐘后,一道身影出了西城門,悠閑的走在官道上。
李玉本來打算喝完茶就回宗的,無意中聽到那茶樓的人說什么“武林大會”,就在魏國國都舉行,他頓時來了興趣。
雖說他是修仙的,但小時候的李玉,受各種武俠和電視劇影響,夢想可是成為一名武林高手。
長大以后,知道內(nèi)力,輕功什么的,都是編出來的,李玉還有些失望。
因為從小就對這些東西感興趣,他才學了格斗,對一些傳統(tǒng)武學,如太極,形意,詠春什么的,也都有所涉獵,只不過他最擅長也最常用的是軍方格斗術(shù)而已。
不知道這個世界的武學,和李玉了解的武術(shù)有什么不同。
一路之上,和李玉一樣,去聚賢莊看武林大會的人不少,李玉只要跟著他們走就行。
其中一些人,穿著勁裝長衫,一看就是江湖中人,李玉從他們的身上,沒有感受到法力的波動,但卻有另一種能量。
李玉施展望氣術(shù),從極少數(shù)人身上,看到了一道能量軌跡。
他們的體內(nèi),存在一種類似于法力的東西,但又不是法力,從氣息的波動來看,似乎比修仙者的法力也不遜色。
但這種能量太少了,絕大多數(shù)人,體內(nèi)一絲都沒有,兩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大概有煉氣一層兩個穴位的實力,只有一位發(fā)須皆白的老者,體內(nèi)的能量最多,相當于煉氣二層的修仙者了。
看來這個世界的武學,和地球上的武術(shù)還是不同的,至少地球上的武術(shù)高手,身體里面沒有這種能量,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修出的內(nèi)家真氣。
十里的距離,很快就到,李玉來到他們說的聚賢莊,發(fā)現(xiàn)想進去,還需要請?zhí)?br/>
許多人沒有請?zhí)?,被攔在了莊門之外。
這也正常,這次武林大會,附近數(shù)十國的高手都會來,再加上看熱鬧的路人,如果是個人就能進去,再大的場子也容不下。
但沒有請?zhí)膊⒎菦]有進去的可能。
武林大會的主辦方想的倒也周到,為了避免漏掉隱世不出的高手,或者是近幾年武林冒出的不知名黑馬,只要能舉起莊門口的一只石鎖,就能立刻獲得請?zhí)?,擁有參加大會的資格。
這石鎖重達千斤,普通人根本舉不起來,除非是修煉出了內(nèi)家真氣的高手。
武林大會,邀請的,也正是這些內(nèi)家高手。
此刻,就有不少人圍在那巨大的石鎖旁嘗試。
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雙手拎著石鎖,一張臉漲的通紅,可以短暫的將石鎖拎起很小一段距離,想要舉起,是根本不可能的。
嘗試了幾次之后,他就放棄了。
這漢子身材魁梧至極,渾身肌肉虬起,看著就力大無比,連他都舉不起來,別人就更不可能了,他放下石鎖后,一時竟沒有人嘗試。
這時,一道身影從人群中走出,緩步走到石鎖前。
這也讓圍觀的人群一愣,走到石鎖前的年輕人,年紀絕對不超過二十歲,身體略顯單薄,看著不像習武之人,倒像是個書生。
正在懊惱的魁梧漢子愣了一下,然后就忍不住笑了起來,忍不住善意的提醒道:“喂,小白臉,這石鎖重一千斤,你可別逞能,別到時候折了胳膊砸了腳……”
他話未說完,嘴巴就張在了那里,眼睛瞪得滾圓,臉上露出震驚至極的表情。
只見那青年單手拎著石鎖,輕而易舉就將之舉過頭頂,然后又將其輕輕的放在地上,看上去輕松至極,顯然還有余力。
人群一時震驚無比。
“這年輕人!”
“武林什么時候出了這么一位年輕的高手?”
“他才二十歲啊,竟然就修煉出了內(nèi)家真氣?”
“不出意外的話,三十年后,武林必將有他一席之地!”
……
李玉剛剛放下石鎖,就有一個穿著青衫的中年人跑過來,說道:“這位少俠,里邊請!”
雖說舉起千斤的石鎖,哪怕是煉氣一層的修仙者都能做到,但第一次被人稱作“少俠”,李玉心里還是美滋滋的。
那個年代長大的男孩子,誰沒有夢想過被人叫一聲“少俠”呢?
在那中年人的引導之下,李玉走進了聚賢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