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愿為隨官家出城討賊!”
下一個瘋了的人已經(jīng)有了,不是趙桓,也不是趙桓的兄弟,而是知樞密院事蔡攸。
蔡攸當(dāng)年跟著童貫一起北伐燕云,出任副使,到了河間府就慫了,再不敢北行半步。這回居然要和趙佶一起出城討賊,不是瘋了是什么?
原來這瘋病不是遺傳的,而是傳染的!
就在大家伙兒感到有點毛骨悚然的時候,趙佶已經(jīng)贊許的沖蔡攸點頭了,“蔡卿果然是朕之股肱!不過蔡卿是一介書生,不善殺人,臨陣亦無用,不如出任京東轉(zhuǎn)運大使兼判應(yīng)天府,為朕籌措軍餉物資,即日上任!”
什么?蔡攸這就要去南京應(yīng)天府當(dāng)官了?他不應(yīng)該是沖鋒陷陣,為國捐軀的嗎?怎么就離開險地了?
崇政殿內(nèi)的大臣們想想就知道不對了,由元樞外放應(yīng)天府,本來不是什么好事兒。
可現(xiàn)在情況不同??!開封府眼看就要被淹,大水可不管什么太宰、什么樞密,就連官家也照淹不誤??!
“臣李邦彥愿為官家前驅(qū),出城討賊!”
前任太宰,在張邦昌得了個“安慰獎太宰”后降了一級成為少宰的李邦彥也醒悟過來了。
趙佶滿意的點點頭,“少宰亦是書生,殺賊非爾所長......朕欲設(shè)京東兵馬元帥府,負(fù)責(zé)調(diào)度開封東路勤王之兵,副元帥一職就由你來出任!至于元帥......”
說著話,趙佶望了眼趙桓。
趙桓似乎明白趙佶的意思了,趕緊站出來請命:“父皇,兒臣愿為東路元帥!”
趙佶搖搖頭道:“開封府的大局不能無人主持,不如讓諶兒往應(yīng)天府去當(dāng)元帥?!?br/> 趙諶是趙桓的獨子,還是嫡出的,今年只有九歲。
“父皇,諶兒年幼,怎可為元帥?”趙桓哪里肯答應(yīng),這可是逃命的機(jī)會?。?br/> 趙佶笑道:“可以再安排幾位重臣從旁輔佐。”
“父皇......”趙桓已經(jīng)有點急了,心里則開始盤算是不是要發(fā)動民壯“挽留”父皇。
就在這時,趙佶忽然對高俅道:“高太尉,金明池中的舟船都能使用嗎?”
“能用,都能用......”高俅忙問,“官家乘舟出兵嗎?”
趙佶擺擺手,“朕要去三山橋討賊,怎能坐船去?當(dāng)然騎馬去了。不過萬一金賊狗急跳墻,真的掘了萬年新堤,開封府還是會被淹的,所以朕想讓金明池中的舟船都入城,泊在五丈河上備用?!?br/> 趙桓眼前就是一亮——還是爸爸辦法多?。?br/> 只要有船可用,大水沖了開封府城也不怕啊,大不了坐船跑路。而且金賊手頭不可能有許多舟船,他們的騎兵也不可能游泳去追船吧?
“父皇,”趙桓激動地說,“開封府城內(nèi)還有許多官船、綱船,豪奢之家還有畫舫游船,都可以用來逃......用來救人!”
“對對,”趙佶笑道,“吾兒大有長進(jìn),這事兒就交給你辦了!一定要多備船只,船上的水手、兵丁、仆役一定要提前備好,還要準(zhǔn)備好銀錢財貨糧食,以供行船途中所需?!?br/> 趙桓連連點頭,心里卻想:等你走了,我就把你的大龍船調(diào)到艮岳的湖水里,到時候我每天就住在船上!
這樣想的可不止趙桓一人,有資格上崇政殿的人,還搞不到一條船嗎?有了船,要跑路就容易多了。哪怕沒有大水漫城,走汴水、金水河、五丈河、惠民河、蔡河這五條水路也能逃走??!
這回說什么都不能再讓金賊包圍了......因為開封府城內(nèi)的儲備和軍力都大不如前,再圍幾個月,餓也餓死了!
在趙佶施放出京東兵馬元帥府和坐船跑路這兩個“利好”之后,太子趙桓和朝臣們總算不攔著他跑路了,留守開封府的太尉高俅和替代蔡攸執(zhí)掌樞密院的耿南仲也開始賣力的替趙佶調(diào)兵遣將。
還別說,現(xiàn)在的開封府城內(nèi)還是有點像樣的軍隊的。有童貫手里死死攥著的兩千五百勝捷軍步軍,有高俅掌握的五千禁軍馬兵和五千禁軍步軍,還有趙楷離開后就被趙佶牢牢控制的皇城司的四個親從指揮約兩千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