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研東和雷懷魯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但都沒有說話,繼續(xù)靜靜的聽著。
“問題,得一個個的解決,把上游的事情搞明白了,才可以往下游推理。也就是說,咱們得先搞清楚,他這套衣服是哪來的。”
“因此我建議,問問那個一家的員工,最近有沒有人向他們或借、或收購過衣服,如果沒有,那工作服是否有遺失的情況。”
將這個問題記下后,谷研東問:“那后續(xù)呢?”
“那就順勢轉(zhuǎn)到第二個問題:他為什么要這么做?!?br/> “如果有人借過或者收購過衣服,原因很多,也很復雜,但咱們不需要深究,順著往下查,把這個人找出來就是了。而如果他是偷的,或者從某寶某東上買的類似款式衣服,那就值得玩味了?!?br/> “偷竊,或者購買類似衣服,然后穿著它進入酒吧,與班盈盈發(fā)生爭執(zhí),怎么看都有問題?!?br/> “那動機呢?”見袁友沖說著說著又要扯遠了,谷研東趕緊把話題拉回來,揪著根本問題不放。
“這個問題得分為兩部分說,分別是他偷竊、購買該衣服這一行為具有的兩種可能性,以及他穿上這套衣物進入酒吧的動機,這兩者相互影響,相互決定?!?br/> “不管是偷竊、還是購買,從結(jié)果上來看都差不多,且動機也一致,干脆合并考慮為‘偷竊’好了。”
“偷衣服這一行為有兩種可能:第一,無意識的、隨機的選擇目標,恰好偷了一家員工的衣服;第二,刻意選擇這家了這家店的工作服。”
“如果是前者,那么他穿這套工作服純粹是為了掩人耳目,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干擾我們的調(diào)查方向罷了;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有意識的栽贓嫁禍,想要將罪行嫁禍給該店,亦或者嫁禍給該店某個員工?!?br/> “同樣的,如果他僅僅是想迷惑我們,那么隨便偷一套比較有標志性的衣服讓我們誤解他的身份及工作性質(zhì)就夠了,而如果想要栽贓嫁禍,那他偷衣服的行為目的性則會強的多。”
雷懷魯撓撓頭,說:“袁隊,我大概理解了,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如果該店員工有工作服失竊的情況,那咱們仔細摸排下他的人際關(guān)系,看看近期是否有與人結(jié)怨就可以了?”
“說對了一半?!痹褯_打了個響指,說:“穿這套衣服的兩種動機,其實是包含關(guān)系,也就是說,就算兇手想禍水東引,但隱藏自己真實身份這一目的也是被蘊含其中的。”
“那么,我們調(diào)查的時候,就應該按方向大的這塊查,一點點的過篩子。也就是說,我們得往‘兇手想要栽贓嫁禍’這個方向查,而且不能查某個個體,得將該店所有的員工的人際關(guān)系都查清楚?!?br/> 谷研東皺眉:“可這樣一來,工作量實在太大了吧?而且,袁隊,我沒有懷疑你推理能力的意思,但你這套說法會不會太過想當然了點?”
“你說兇手栽贓嫁禍,但咱們只要一調(diào)監(jiān)控,再去一家走訪下員工,不就查明白了嗎?而且,他想栽贓的話,怎么著也得給我們留下點指向性的線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