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大片時代序幕的應(yīng)該是國師02年拍攝的《英雄》,集結(jié)了李蓮、梁朝、張嫚、陳道等一眾國內(nèi)外知名影星,投資三千萬美元,全球票房近兩億美元,算得上大賺了。
更是提名奧斯卡與美國電影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
其他一眾國內(nèi)大導一看,硬是要的。
從此進入了追逐高投資的怪圈,夢想著名利雙收,可殘酷的事實證明,任何壯舉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華一投資的《天地英雄》號稱投資過億,更是集結(jié)了姜聞、趙蔚、中井貴一等明星,賠的褲衩都掉了。
索尼旗下的哥倫比亞公司投資了這部影片,卻為此解散了中國分部。
還有陳導的《烏雞》也是號稱三千萬美元的投資,甚至喊出劍指奧斯卡的旗號。
老陳憑借《烏雞》,成功登頂恥辱柱。
即陳開歌走下神壇后,老謀子跟小鋼炮雙雙步其后路,《滿城盡帶大波妹》和《野宴》的爛口碑將他們拉下神壇,國產(chǎn)大片陷入叫座不叫好的怪圈。
但恥辱柱成功的完成集郵國內(nèi)三大導的成就。
還有被好萊塢掃地出門的吳白鴿回歸華語市場,帶來了投資近1億美元的《赤壁》。
得益于一部電影剪輯成上下兩部,國內(nèi)票房蓬勃發(fā)展,再加sh外票房收益,勉強沒有賠的太慘,但口碑依舊砸了。
老謀子忙于執(zhí)導奧運開幕,那幾年沒有新的作品,而馮大炮被迫回歸了最擅長的賀歲喜劇,就是為了賺回拍大片賠的資金。
國內(nèi)觀眾正在逐步成熟,成熟的觀眾群在崛起,不再滿足于大明星、大場面、大特效但缺乏優(yōu)質(zhì)故事的高概念大片,國產(chǎn)影片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從此國內(nèi)電影進入百花爭放的時代。
當然這都是后話,現(xiàn)在的觀眾還是很喜歡看大明星的。
.....
華哥很是豁達,對于自己受傷的事情,沒有一絲芥蒂,與眾人談笑風生。
他的為人不可挑剔,即便是最苛刻的香江媒體,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個真正的紳士。
他與大家挨個握手,寧皓就在一旁介紹,等介紹到李彧的時候,明顯看到華哥很驚訝。
“他就是李彧?這么年輕?現(xiàn)在的年輕人可了不得?!?br/> “對,就是他?!?br/> 得到寧皓肯定答復的華哥,轉(zhuǎn)頭看向李彧,然后莫名其妙的大笑,然后與李彧并排站著開口說到。
“你們看我們兩個像不像?”
一般有人說跟某人很像,是帶有揶揄意味的,以及潛臺詞,例如:我跟你像,我是你**。
但華哥是圈內(nèi)公認的老好人、常青樹,而且天王的稱號絕不是浪得虛名,他懂得尊重每一個人。
王寶寶初次見到華哥的時候,激動的直接給華哥跪下了,華哥毫不猶豫的第一時間跟著跪下。
那個時候的王寶寶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孩子,華哥依舊給予同樣的尊重。
還有一期《今日說法》曝光有人打著慈善的名義組織義演,邀請很多明星參加,借機斂財。
后來被有關(guān)部門查處,查了賬目往來后,只有華哥跟彭登懷沒有收活動經(jīng)費。
有關(guān)部門找他核實時,他說的是:既然是慈善義演,為什么要收錢。
這是個無可挑剔的男人。
誰也不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華哥也是如此,有粉他的就有黑他的,有人說他是裝君子。
如果一個人裝了一輩子的君子,那他跟真君子有什么分別?
與后世是個人就敢號稱藝術(shù)家不同,說他是個少有的德藝雙馨的藝術(shù)家也不為過。
華哥的人品、藝德那是有口皆碑的,李彧當然不會懷疑對方是在占自己的便宜,兩人都在跟組,而且他們的影視形象還真挺像的。
演員就是這樣,只要確定了你在劇中的形象,別管拍攝半年還是一年的,你的形象就不能變了,這就是俗稱定妝。
不僅僅是衣物,人的形象也是妝容的一部分,是要有專人打理的。
寧皓對于包世宏這個角色的定位是自大,猥瑣的形象,而原版的郭韜也正好符合這些氣質(zhì)。
但現(xiàn)在換成李彧了,他的體格,樣貌跟猥瑣不掛鉤,強行營造的話就太違和了。
只能重新定位角色,自負、干練卻頹廢是李彧的標簽。
他的發(fā)型也是如出一轍的板寸,甚至蓄起了了胡須使這個角色更添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