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櫓輕搖帆影,三江匯注嘉州。
水勢山形朝大佛,南北東西引客游。
幾多復(fù)春秋?
怪侶飛凌云渡,狂朋登碧津樓。
孤卓啞然煙際處,九頂崢嶸兢自由。
看一葉扁舟。
這一首破陣子所描繪的景觀的便是天下一絕——樂山大佛。
這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蜀地岷江東岸凌云寺側(cè),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
相傳前朝時期,有一高僧,因此處江水流急,有蛟龍在此興風(fēng)作浪,不忍見船在此觸礁遇難,故歷時九十年在此依山鑿石,修建了一座高與山齊的摩崖石刻彌勒相于此,以求將那一條孽龍鎮(zhèn)壓下去,保護(hù)來往船只安全。
從此樂山大佛便成為了蜀地最為知名的一處景色,與峨眉金頂佛光與蜀南萬畝竹海并稱蜀地三大奇觀。每年不知有多少人來到這里,為的就只是看一眼這樂山大佛,無論是誰,站在這樂山大佛那長丈五的大腳之下都必須稱贊一聲,巧奪天工。
然而這樂山大佛可不僅僅是常人游歷的一處景點(diǎn),它在蜀中的武林同樣有著極高的地位,要知道這樂山大佛作為三江交匯之處,水勢最是湍急不過,尤其是夏汛之時,江水直拍崖壁能夠一直淹到大佛膝處,也不知引來了多少江湖豪俠接連不斷地在凌云大佛腳下展露崢嶸頭臉,有高僧一葦渡江橫越江面,有劍客泛舟在波濤之中演練劍法,更有力士持鐵槳直面浪潮,激蕩起千層浪。
對于蜀中的江湖人物而言,想要一舉成名,不是看你出身來歷,或者斬殺了多少山賊水寇。
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莫過于你跑到樂山腳下,在這江水浪濤之中把你一身所學(xué)盡情施展出來。
更何況這樂山之上的凌云寺更是與青城劍派、蜀中唐家并列蜀中三大武學(xué)禁地,也不知出過了多少宗師高手。
而那些高手們過招切磋或者生死決斗的時候,也往往會選擇樂山大佛這樣一處絕佳的場所。
當(dāng)著這么多人的面,贏了,自然名聲大噪,輸了,不是金盆洗手封劍退隱就是直接一命嗚呼,再沒有其他選擇。
只是佛心慈悲,如果彌勒有靈,看到這生死殘殺之事又會做何感想,笑口是否能夠依然常開。
久而久之,這樂山大佛在蜀中江湖人士心中的地位自然變得一日高過一日。
今天是八月二十七日,一個極普通的日子,更不是夏汛的時候,但是那些自認(rèn)為身手不凡的江湖豪客則是一股腦兒地趕了過來。
原因無他,只是因為青城派這一代最為杰出的弟子凌虛子要與蜀中唐家的三房當(dāng)家唐輕風(fēng)在此決一死戰(zhàn)。
凌虛子作為青城派這一代的大弟子,雖然年紀(jì)不過二十有余,出道卻已經(jīng)有了三年。
這三年間,他先是劍誅岷江三兇,還了岷江一個風(fēng)平浪靜。然后就是朝廷通緝的獨(dú)腳大盜千里風(fēng)塵仇滅流竄到蜀中犯案,被他足足追逐了一個月的時間,最終在劍閣前當(dāng)眾將計劃逃入秦川大地的仇滅一掌打碎天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