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浮生觀看樂山?jīng)Q斗的時候,錦城貢院之中,鄉(xiāng)試的批閱也到達了尾聲。
假如陳浮生在這里他就會發(fā)現(xiàn)這貢院之中的文氣有如一鍋熱水,已經(jīng)到了沸騰的時候,顯然意味著鄉(xiāng)試的最終成績就要浮出水面。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經(jīng)過了半個月閱卷,可以說應該選中的舉人名單已經(jīng)確定下來,剩下的就是名次的先后順序了。
因此貢院的內簾之中,氣氛可以說既輕松又緊張。
輕松是因為大體的工作都已經(jīng)完成,緊張的自然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解元的房師了。
主考官江源端坐在堂上,看著左右的十位同考官,擠出一絲笑容,拱手開口:“各位大人,今天就是排定名次了,大家有什么看法不妨直言,只不過我先給大家定個基調,都是為國家選拔人才,意見可以不同,但大家可不能鬧翻了臉?!?br/> 江源也是做過兩三次鄉(xiāng)試主考官的人了,自然清楚這些考官都是臨時從各地選拔而來,彼此之間沒有什么統(tǒng)屬關系,說話也就沒什么顧忌。偏偏文章這種事情,正所謂文無第一,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除非真得有那種超凡脫俗的好文章,否則大家一定會各執(zhí)己見,從謙謙君子變成菜市場買賣的大媽。所以他要提前給大家打個預防針。
好在經(jīng)過了這么多天的相處,這些臨時抽調過來的考官們,彼此之間還是有些惺惺相惜地,聽到主考官的話,紛紛答應下來。
不過這種平靜很快就被打亂,這一次鄉(xiāng)試選中整整百名士子,后面的還算好說,涉及到最前面的幾位,就可謂是各持己見,據(jù)理力爭。
“依我看來,這一篇理辭氣清,當點為第一名。”
“不妥不妥,你看我手里的這一篇大有古仁人之風,在今時今日才是真正難得?!?br/> “你們兩位都錯了,還是看我這一篇吧,結構嚴謹,思維縝密,當真是上上之選?!?br/> 討論來討論去,最終所有的意見集中在了三幅答卷之上。
因此,不得不把最終的決定交付到主考官江源手中。
“江大人,您看,這就是我們最終決定的三副答卷,憑文章而言,實在難分高下,都有著被點為解元的實力。只能請您來做最后的點評了?!?br/> 江源接過彌封好的三張朱卷,映入眼簾的便是高薦二字,顯然是同考官們強力推薦的。
他自然早早看過了這三套答卷,此時快速翻閱一遍,心底已經(jīng)有了底色。
“諸位大人,可還記得當日鄉(xiāng)試之時,我曾經(jīng)偕同諸位大人在明遠樓下望氣,所說過的話?”江源將手按在答卷之上,開口提問。
“自然記得?!闭f這話的卻不是任何一位同考官,而是一位負手站在后面的監(jiān)臨官,“當日我聽大人講解了那寫文章如同練武的見解,印象極為深刻?!?br/> “唔,這位李大人倒是有心了?!苯袋c頭贊許一聲,繼續(xù)提問,“那么想必也還記得我當日,曾經(jīng)提過的三個人。”
“自然記得,乃是文克己、蘇過還有陳浮生這三個人,都是我蜀地年輕一代一等一的才俊?!边@一次一位同考官沒有給林監(jiān)臨開口的機會,搶先回答道,“大人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