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三日就可痊愈
秦流西捻著金針向下刺入穴位,隨后右手拇指向前,邊捻邊按,三進(jìn)一退,嘴里吟出一段太上老君清靜心經(jīng),經(jīng)文流暢,仿若在唱誦。
趙嬤嬤在一旁瞪著老王妃,后者本是因為針刺而感受到酸脹僵著身子,可在秦流西似唱誦的經(jīng)文流出后,她的人漸漸松弛下來。
趙嬤嬤看得分明,又看秦流西,咋舌于她能一心二用。
下針本來就要平心靜氣不便打擾的,秦流西卻還能唱經(jīng),這樣的年紀(jì),這樣的穩(wěn),怕不是小時便開始學(xué)醫(yī)了吧?
趙嬤嬤看秦流西的眼神都有幾分敬畏了。
有本事的人,不分年齡,本事夠大,就會讓人敬畏尊重。
秦流西沒注意趙嬤嬤的眼神,她在大椎穴刺下后,又分別取了幾支針,掀起老王妃的里衣,以同樣的手法在八髎穴刺下。
“這,這個地方有何講究?”趙嬤嬤替她幫老王妃卷起里衣,露出后腰接近臀部那,看到那幾支金針,忍不住問了下。
秦流西揉捻著金針,三進(jìn)一退,如此九次,抽空回話:“這是八髎穴,正常來說這一塊是柔軟的,可娘娘這里卻是硬的,還會覺得疼吧?而這一塊主婦人保健,娘娘年輕時是否天葵不調(diào),時有時無,微寒畏冷,甚至淋漓不盡,腹痛難忍吧?”
“對,您說的全都中了,太醫(yī)囑咐我們抽空艾灸就會好些,那是因為寒毒的緣故才如此?”
秦流西說道:“自然是因為寒淤積滯才會導(dǎo)致,娘娘本就是產(chǎn)后受寒,一旦積滯,血氣更是不通,自然淤堵生硬,于婦人子宮有損,也就導(dǎo)致天葵不調(diào),相信一些大夫也是懂這個道理的。”
“懂是懂,但誠如你所見,這大夫多是男人,娘娘乃是女人,多有不便,也不如你這般診檢。”趙嬤嬤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