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試驗田旁邊的參觀者多得讓我圍起了柵攔。
????經(jīng)驗豐富的“大元農(nóng)民”們是最早發(fā)現(xiàn)這里的不尋常的一批人,而后是太昊那幫子吃飽了沒事干的長老。
????這里的粟穗比其他地里的體積要大上30%到50%,甚至出現(xiàn)了不少超出正常水平一倍的“怪胎”!
????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此在粟穗的青穗長完整之后,我反而不再經(jīng)常光顧試驗田了。
????偶爾我也跑到其他粟地里,尋找有可能出現(xiàn)的“變異”株,以進一步提高單產(chǎn)。
????但這段時間最主要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工作,卻是制作瓦。
????燒制瓦的材料應該和磚是一樣的,但要求的溫度應該達到制陶的高度吧,我也沒有經(jīng)驗,只能在實驗中摸索了。
????泥中和入了大量的粘土,應該可以提高瓦的質量,但為保險起見,我改進了用人踩泥的工藝,改用人牽牛踩泥,以提高瓦泥的細膩程度。
????首先是瓦坯的制作,這個倒難不倒我。在鄉(xiāng)下畢竟見過小瓦窯的工作場景,只是怕時間太久了有點記不起來。
????用一截樹干慢慢修制成一個圓臺,高度大約30厘米,上圓臺直徑約30厘米,下圓臺直徑大約35厘米,用一塊麻布包起來.放在制陶的轉盤上,將瓦泥抹在上面,一邊轉動一邊修成一厘米左方的厚度,最后用很薄的木刃均勻地切割成四塊。
????但取瓦時遇到了麻煩。
????我已經(jīng)在用很干的泥了,再干就會出現(xiàn)抹不動的情況,但還是沒有辦法在切割后立即取下來,一取就壞掉了。
????沒法子,只能將制好的瓦坯暴曬干,兩天后,輕輕地**麻布將瓦取下來。
????四塊里只壞掉了一塊。
????這個成績讓我很滿意,但時間卻是一個大問題。三天才做兩塊瓦,那修一間瓦房還不得等到我掛掉以后?。?br/>
????仔細分析了一下,發(fā)現(xiàn)泥瓦坯的強度并不太差,但和木坯、隔布粘在一起,分開比較困難。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回想了一下后世見過的做瓦過程,突然想起取瓦的過程好像不是這樣子地,中間也不是使用的實心木柱,而是空心的“瓦桶”!
????對了,取瓦的時候是取中間的瓦桶。而不是直接取瓦!
????但瓦桶是怎么做的?
????難道是直接做一個木桶?
????那和我做的實心木柱有什么不同?
????我守著一堆瓦泥發(fā)了愁,制瓦的事業(yè)就這樣停頓了下來。
????建城的工作進展順利,地里地莊稼長勢良好,讓我心里得到一點安慰。
????但瓦的事情還是讓我耿耿于懷。
????8月中旬的時候,我和風余一起驗收了所有的糧倉,以及里面的木斗。糧倉分為兩處,一處在神山,一處在城外,盡管只相距20公里左右。但這么一段距離,也讓運輸顯得很困難。
????這讓我更加向往“牛車時代”的到來。
????銅?。 阍谀睦??
????可是驗收過程中我卻有一個意外的收獲,一名廚房的工作人員在挑水做飯的時候,經(jīng)過我和風余地面前,腳下踢到一塊碎木。一跤跌倒。將木桶摔成數(shù)塊木板。
????“分瓣!”
????我不顧風余的驚詫,一拉馬頭,直接沖向制磚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