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青城山,徐千秋雇傭四條大船,順燕子江而下。
此地水勢湍急,兩岸高山對峙,懸崖峭壁。
其中兇險,僅次于夔門關(guān)。
傳言,夔門關(guān)曾有道教圣人倒騎青牛而過,也不知其中真假。
徐千秋一襲白衣,站于船頭,負(fù)手而立。
感悟天地之勢,也是一種修行。
境界,重在感悟,非一日之寒。
天地之道,陰陽之機,最是虛無縹緲。
過了書攤和劍攤,水勢愈發(fā)湍急起來。
船身一次次觸礁,幾近沉船。
魚幼薇有些暈船,徐千秋再次點其眉心,這才略好些。
接下來經(jīng)過之地,乃是峒嶺,亦稱鬼門關(guān)。
魚幼薇抱著白貓回了船艙,不見周圍險峻,心里也就沒那么害怕了。
“公子,有人!”忽地,青鳥手指前方,說道。
江面之上,一葉扁舟,逆流而行。
小舟直沖寧峨眉坐鎮(zhèn)的大船。
近些,也看得更加清楚了。
青衫文士模樣,手持竹竿。
竹竿輕劃水面,腳下小舟后端翹起。
便這般,于湍急河流之中,逆流而行,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未有搖墜。
小舟來至大船身前,青衫男子將手中竹竿插入大船底部。
輕輕上挑。
烏青竹竿微微彎曲。
半月弧度,恰到好處。
一端,小舟屹立不倒,絲毫未晃。
另一端,大船在竹竿輕挑之下,竟然翻了個底朝天。
船上之人,盡數(shù)落入水中。
第二艘船,船頭,徐千秋始終負(fù)手而立,靜靜看著這一幕。
其余三艘船,船上,船夫盡數(shù)嚇得臉色慘白,膽魄懼碎。
這便是傳說中的青衫龍王嗎?
一竿攔江。
船仰,馬翻,人墜水。
一時間,船帆之上開始喧鬧起來,議論紛紛。
寧峨眉一手抓起兩人,將其甩到船上。
一手拖起自己坐騎。
救起戰(zhàn)馬,又跳回水中不斷救人。
青衫龍王掀翻一艘大船,轉(zhuǎn)身便要飄然離去。
江面微風(fēng)拂來,發(fā)絲飛揚。
徐千秋終于緩緩開口,道:
“閣下此番所為,想必是初出江湖,為了掙些名聲。
這倒也無傷大雅,在下也未曾阻攔。
只是,便這般走了,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孤舟頓時停在,任由水流如何湍急,如何葉沖不走那小船。
聲音清冷如幽靈,如山澗冷風(fēng),讓人聽了,極為不喜歡,道:
“你且待如何?”
徐千秋展齒一笑,道:“在下也是初出江湖,不知閣下可否成全一二,借些名聲?”
船上,瞬間安靜下來。
船夫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色皆不是很好看。
那青衫龍王既已轉(zhuǎn)身離去,便已萬事大吉,何必再要招惹呢。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吶,不知天高地厚。
但,眾人也知曉,船上之人,非富即貴,也就沒那膽子光明正大議論和數(shù)落。
只是將心中不滿,隱藏于眼眸之中,微微低頭,不至于讓人瞧見。
江湖中人,行走江湖,總要掙個名頭的。
王仙芝自稱天下第二,鄧太阿拎桃花枝四處作妖作怪,便是如此。
有了名頭,與人對戰(zhàn),也就名正言順了。
如若不然,誰會搭理一個無名小卒?
如此道理,便是為何武林中人打得頭破血流,也要爭個天下第一的緣由。
江湖之中,為爭天下第一,為爭武林盟主之位,大打出手,機關(guān)算盡,常有之。
李淳罡年輕時,不管對上誰,都是一頓西瓜切白菜,亂砍。
不也是為了爭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