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王風現(xiàn)在覺得,自己是充滿了干勁!
有時候,人也不必有多大的學問,也不必有多高深的知識儲備,只要比別人多那么一點點見識,就能夠比別人混的好的。
王風心里面在想。
接下來,他就只要將他的這個東西量產,基本就能夠做到財源滾滾,日進斗金了。
大宋,我來到這個時代,要做個有錢人了!
哈哈……
王風是得意洋洋!
但是整件事情,對他來說,難度太高,他這時候就得意,好像是有點兒高興的太早了。
王風這時候要量產他心目中的那臺機器,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做出來合適的陶范。然后再用這陶范,澆鑄出來合適的齒輪。
陶土花些錢,他也能夠弄來。這個城里可沒得賣。但王風經過一番輾轉,也是從鄉(xiāng)下的一個小地方,弄到了合適的陶土。
這個世界,任何時候,都是沒有用錢辦不了的事情。
土也有人買?鄉(xiāng)人以為是碰到了一個冤大頭。一般的民間造房燒磚,很多地方,也是有合適的陶土的。這個其實并不是稀缺資源。
而做陶范,也簡單,這種手工活,倒還難不倒王風。因為王風原來,可也是個有心人,他也喜歡玩玩這些陶藝啊瓷藝啊什么的東西。
他對這個,是有經驗的。
難點在于燒陶。
第一次他做了兩百對陶范,這花去了他幾天的時間。放進了新建好的爐窯之中后,用新買來的上好的柴炭,燒了一天。
冷卻后,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開窯門,拿出來一看,卻是半窯黃胚。王風的心涼了半截。
這就是火候沒掌握好,燒廢了。
其實就算燒磚,也會燒出黃胚磚出來的。但那是一個成品率的問題。他這個是大半窯的窯器都作廢了。也就是說,他沒燒好。
燒磚,有些燒磚師傅眼力勁不行,經驗不足。裝窯又沒裝好,也可能將整窯磚都燒廢了的。
但是他會燒磚,他做過這個!這算是個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活兒。
但結果卻是這樣。為什么?王風不服氣。
還是這時候的窯爐和裝窯方式,和他那時候的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讓他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不過,這種事情,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他相信,只要多試一兩次,他一定可以成功。
不就是火候和溫度的掌握嗎,這有什么難的?他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而且他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他只是要把他的陶范給燒硬就好,并不是要燒出頂尖陶器的精品。
因此,他的窯爐的溫度和火候,并不需要達到那種傳說中變態(tài)的標準。
他只要不出現(xiàn)黃胚即可。
但是他現(xiàn)在連這個都做不到。
不過沒有什么是能難得倒王風的。做不到,那就重來。
很快的,他又重整旗鼓,又來了第二次的燒制。
這一次,他用心多了。
首先裝窯,他就做的很認真。
他做師傅的時候,燒制建筑磚,以前是磚和燃料,間雜著裝窯的。兩者緊貼在一起,壓的很緊實。
后來,建筑磚里面,直接攪拌進燃料了。這個就不用考慮燃料與磚料之間均勻分布的問題了。只要一點火,磚石很容易燒成。
但他現(xiàn)在是燒陶,當然不能完全按那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