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望看向張大龍,只見他面上含笑,雙手抓著楊村長的手,顯得十分親熱。
這縣令雖然看著肥胖臃腫,卻也有幾分平易近人。
莫非真如楊村長所說,是個清正廉明、愛民如子的好官?
張大龍這番表現(xiàn),差點沒把楊村長給感動得熱淚盈眶,只覺得這段時間受的委屈都一齊涌了上來,哽咽著將金剛門綁了他兒子,押走楊家村大小幾十個孩子的事情一一道來。
張大龍開始還掛著笑,連連點頭,等聽到金剛門、王元忠的時候,笑容慢慢收起,神色漸漸肅然。
“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光天化日,竟敢抓走孩子,這金剛門,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張大龍怒道。
“求青天大老爺做主,給我們伸冤!”楊村長伏地叩首,懇求道。
“老伯你放心,這事本縣一定會管。明日你們?nèi)タh衙擊鼓,本縣定會為你們伸冤!”張大龍擲地有聲的道。
“敢問大人,不能今天嗎?”楊猛忍不住問道。
“今日已經(jīng)過了辦公時間,天色已晚,又是在大街之上,你讓大人如何辦案!大人已經(jīng)說了,讓你們明日再來,莫非信不過大人?”師爺上前,不耐道。
楊村長和楊猛連道不敢,張大龍又低聲寬慰數(shù)句,這才進(jìn)了轎子,起轎而去。
稍微離得遠(yuǎn)了,張大龍才掀起轎子的窗簾,“都記下了嗎?”
師爺跟在轎子的一旁,亦步亦趨,垂首念道:“都記下了。太新元年,傍晚間,縣令張大龍回府,遇草民攔轎喊冤,不計其過,為其伸冤做主,得民厚愛!
眼見張大龍滿意的點頭,師爺這才松了口氣,合上手上的冊子,又小心問道:“大人,明日真的要開堂問案,為他們伸冤嗎?”
“這還用問嗎?本縣這么聰明的人,怎么會用你這樣的蠢貨當(dāng)師爺!”張大龍罵了一句,直接拉下了轎簾。
不遠(yuǎn)處,楊望漸漸隱身于路旁的人群,將這一切收入眼中。
那師爺竟是將剛剛發(fā)生的一切,添油加醋、又潤色不少的記在了黑玉縣的縣志里。
這張大龍,是否愛民還未可知,但愛名,卻是真的。
若是愛名也就罷了,只要愿意真為草民出頭,做一些實事。
就怕愛名還不愛民,楊望搖搖頭,心中有些不好的預(yù)感,這張大龍的表現(xiàn),更像是一個愛擺拍的官員。
他一路折返回來,才茂街已經(jīng)恢復(fù)了剛剛的繁華和喧鬧,也沒有將剛剛看到的一幕告訴滿臉欣喜的楊村長和楊猛,而是隨著兩人,趕著牛車,繼續(xù)往前走。
這次來黑玉縣,除了求縣令告官,楊家堡也是另一個希望。
據(jù)說在黑玉縣還未設(shè)縣的時候,楊家堡就有了,開始是類似堡壘一樣的防御工事,后來隨著黑玉縣設(shè)立,官府接管,楊家堡的堡也就給慢慢拆了。
如今楊家堡就坐落在才茂街不遠(yuǎn)的寬窄巷,大大小小的祖屋和宅院,幾乎占據(jù)了大半個巷子。
按楊村長所說,他小時候有幸來過一次,還是上一任堡主,召開宗族大會,跟著他的爹來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