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著火的消息自然是瞞不住的,畢竟大半夜的火光沖天.......
這要在平時肯定有不少人會議論一番,但是如今大家的注意力似乎都不在這上面,因?yàn)榛葹?zāi)到了。
零星的蝗蟲甚至都落到了長安城內(nèi)。
還有一方面就是除了“害蟲榜”,街面上又貼上了“滅蝗榜”,上面寫了滅蝗六法。
其中最令人震驚的當(dāng)屬最后一條,蝗蟲可食,且鮮比肉糜。
這才是最讓百姓震驚與眾說紛紜之處。
李世民著急忙慌的來了一趟,見秦壽和高陽沒事兒,安慰了幾句,轉(zhuǎn)身就要走。
滅蝗十萬火急!
見岳父要走,秦壽連忙攔住,給李世民又說了一些滅蝗的細(xì)節(jié)。
“岳父,那個運(yùn)糧的人得換一下了......”
高陽聞言,身體不由一震,真的是怕什么來什么。
李世民沒有說什么,而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匆匆去離去。
讓秦壽欣喜的是,岳父隨行還送來了收購糧食的十萬貫錢,雖然不是太多,但想想岳父不過是個地主,已經(jīng)夠可以了。
......
長安以幾里地之處。
此時人群烏央烏央的在涌動。
這幾日,“害蟲榜”和“滅蝗榜”讓無數(shù)的百姓知道了蝗蟲是害蟲,更可以被捕殺,心中之火早已燃?xì)庑苄芰一稹?br/> 如今聽說陛下竟然親臨滅蝗,更是吸引了無數(shù)的百姓前來滅蝗。
場面極度的壯觀
皇帝,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這些朝中重臣全都在,軍士更是隨處可見,左右屯營、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的全被李世民調(diào)了過來。
與此同時,儒家的眾多門生去全都來了,其中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員不在少數(shù)。
聽說陛下竟然出城滅蝗了,這些儒生們便怒不可遏的要沖過去阻攔。
可惜,這群儒生們被軍士阻攔在外。
他們甚至找來了大儒孔穎達(dá)。
孔穎達(dá)乃孔子的第31世孫,出生在這樣一個有文化教養(yǎng)的家庭,耳濡目染學(xué)習(xí)儒家的文化,絲毫沒有紈绔子弟的習(xí)氣
他本來不是一個爭的人,但是在這一點(diǎn)上卻是不能容忍的,不由問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兒?蝗災(zāi)之下,陛下為何會出城滅蝗呢?”
大儒孔穎達(dá)臉色陰沉的可怕,眉頭皺的能把人夾死。
那那些圍著的儒家門生門一個個憤懣道:
“還不是那什么害蟲榜鬧的?這段時間害蟲榜和滅蝗榜鬧的人盡皆知!”
“滅蝗?莫要說笑,蝗蟲怎么可能滅殺?”
“就是,我等希望先生您能勸一下陛下,別在搞什么滅蝗了,勞民傷財(cái),.......”
孔穎達(dá)點(diǎn)頭,“是該諫言勸勸陛下了。”
他緊接著又問了一句:“魏征上諫言沒有?”
“沒有!”
孔穎達(dá)不由一怔,眼神中似乎閃過一抹疑慮。
不僅如此
士族高門的人聽說之后也全都來了,只是他們沒有靠近,只是遠(yuǎn)遠(yuǎn)的看著。
自從李世民頒布了科舉改革詔書及賑災(zāi)糧之后,五姓七望等士族高門對李唐皇室的態(tài)度一下子變了,變得極為的冷淡。
所以,此次滅蝗,即便他們有門人無數(shù)卻也只是冷眼旁觀
他們學(xué)的何嘗不是儒家之言,又何嘗不曉得,滅蝗會開罪儒生們,掀起軒然大波,但是他們什么也沒有說,就這么看著......
還有一些地主和豪紳們也過來了
他們到底要看看陛下怎么滅蝗。
......
蝗蟲終于還是來了,遮天蔽日
初看遠(yuǎn)處蒙蒙一片,越來越近
剛剛還是晴空萬里,轉(zhuǎn)瞬之間天色便黑了下來
緊接著人們最先聽到的聲音,嗡嗡振翅之聲,猶如沙塵暴一般撲面而來,
所有的民眾全都安靜了下來。
“咕嘟!”
在場的人狠狠咽了一口唾沫,全都禁聲
就連那些士族豪門和儒家門生此時的面色也全都變了
這場面.......
這就是蝗蟲的聲音嗎?
怎么這么大?
簡直就像是地獄的妖風(fēng)!
所有人都被蝗災(zāi)的場面給驚呆了,心中的驚懼猶如潮水一般將他們浸入水中,無法喘息。
人們的驚魂不定的看著這場面,驚呼道:
“我的天啊,太嚇人了!”
“這種規(guī)模我們真的能捕殺嗎?”
“老天爺,這得有多少只蝗蟲?。 ?br/> “要死哦,這么多,會不會把人給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