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有兄妹五人,杜外公排行老三,胎生有嚴重眼疾,娶親艱難。由杜大外公出錢,向一個過路的客商買的杜外婆。
所以杜外婆從來沒回過娘家,也不說娘家在哪?但她識字,會刺繡。杜外婆前世死于饑荒,有三女一子,李媽是老大。
當年李媽年紀輕輕就嫁給李父,是李父一個人走十五里路去接的親。李媽穿一身打滿補丁的粗布衣服,娘家給陪嫁了一口杜家?guī)仔值軠愬X打的空箱子。
年輕時候的李媽圓臉杏眼,身形高挑,但由于長期營養(yǎng)不足,極瘦,頭發(fā)枯黃,被人戲稱’黃毛丫頭‘。
杜大外公如今年歲已七十高齡,一生只有兩女,遠嫁多年未歸,家中只剩老兩口。
作為杜家長子,當年父母早逝,是他一手帶大幾個弟妹。年輕時過于勞累,身體早已累壞,前世老兩口死于饑荒,臨死兩女都未歸。
杜二外公,新婚第二日被抓壯丁,一輩子杳無音訊。杜二外婆,小腳,等到死都沒等回杜二外公,有一子,在杜家?guī)讉€兄弟的幫襯下?lián)狃B(yǎng)長大。
杜四外公,打石匠,杜四外婆健在,也是小腳。有二女,長女招婿。
杜姨婆,回娘家寡居,終生無后,由幾個兄弟供養(yǎng),前世死于饑荒。
也不知是因風(fēng)水問題還是別的原因,杜家在李媽這一輩特別的人丁單薄,男丁只有兩個。
因為男丁少,沒人撐腰,就是打架都慫。杜家男丁三輩人都沒再離開過杜家村,唯一離開的卻不是自愿的,所以杜家非常看重李父這個姑爺。
前世李父也是無怨無悔地幫襯著杜家,為的只是李媽的不容易。
杜外公拿著借來的幾個雞蛋,煮了兩碗糖心蛋給兩人吃,還給圍觀的人都遞上一碗糖水。送走鄉(xiāng)鄰,一家人才坐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