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建州知州徐慶華與邵武府丞呂晃陪著一個近似道人打扮且年近六十花甲的素人向著蓮花山寨最為熱鬧的地方快步走來。
見此,邱正和疾步跑到這個素人的身邊,恭恭敬敬地行了個道人見面的拱手之禮。
那素人一邊還禮,一邊樂呵道:“能在此見到自己的恩人,實乃貧道三生有幸?!?br/>
這個素人是誰?他便是剛剛離任的道仙王老志。
邱正和驚訝道:“國師爺又是怎么想到南下福建邵武與散人見面的?您今天既然來了,我們兄弟就必須好好聚聚,可到散人的頂子山道觀多住幾日。”
“就別給貧道客氣了,等到龔宏宇上任鐵軍元帥一職后,貧道便會一路北上,返回自己的家鄉(xiāng)山東濮州臨濮,此次貧道是奉旨前來,既要確保元帥一職能夠子承父業(yè),又要動員新任國師,北上汴梁?!?br/>
邱正和極其羞愧地深嘆道:“散人之事讓國師爺?shù)肽盍耍娌恢鯓痈兄x您王大哥才好呢?!?br/>
“恩人如此說話,那就忒見外了,欽宗皇帝是不會留下隨在他父親身邊的國師爺?shù)?,這官誰當不是當,若能讓自己的恩人替補自己,那豈不是一件完美的事情?”
“既然這般情況,那散人便要盡早北上,不過,國師爺日后若有需要散人幫助的地方,您可要提早告訴散人!”
王老志微微笑道:“恩人放心吧,貧道現(xiàn)在雖然不是大宋朝廷的國師爺,但是欽宗皇帝給予貧道享受國師級別的特殊待遇,這不,一到建州地盤,那層層官員都來相陪。”
“如此貧道就放心多了。”
國師爺王老志的到來,讓蓮花山寨的幾個副帥和眾好漢們個個都傻了眼。
副帥李子森嘆氣道:“不成想,王老志和邱正和是舊識,邱正和還曾經(jīng)救過王老志一命,而現(xiàn)在的國師爺竟然就是那個姓邱的道長,怪不得他姓邱的說話很沖,原來他和王老志一樣都是道仙啊!”
“大哥嘀咕個啥?”朱道明詢問。
李子森反潔道:“這個國師爺王老志,小弟可聽說過?”
朱道明點了點頭,他隨即又對著大哥的耳朵細聲說道:“王老志的師傅就是正陽祖師爺鐘離權,大哥知道這個人嗎?”
李子森有點懷疑,奇怪問道:“王老志是正陽祖師爺?shù)耐降???br/>
“當然,可聽別人說,他王老志凡性太重,成不了神仙?!?br/>
李子森笑道:“蒙人的,哪有什么神仙,只是個傳說的故事而已?!?br/>
朱道明依然細聲說道:“堂堂大宋朝的道人有多少,為何他王老志就能成為大宋皇朝的國師爺,而其他道人則不行,這便是有他王老志的獨到之處?!?br/>
“按照小弟的說法,那邱正和也是個道仙啰?可大哥我總覺得他不像,那姓邱的道長沒有半點仙人的模樣。”
朱道明煩道:“大哥,今天說話不很方便,我們還是張羅著龔宏宇承繼他父親的元帥職務的大事吧!有什么不懂的,以后再詢問?!?br/>
直至龔宏宇順利繼承父親的元帥職務后,昔日的國師爺王老志才離開了蓮花山寨,離開邵武軍城。
待王老志離開邵武,邱正和便將頂子山道觀的道長要職交給了雷明子的侄子雷道子,并希望他能夠繼續(xù)研究兵書《松經(jīng)》,立志將龔宏宇培養(yǎng)為功夫上乘并能撒豆成兵的鐵軍元帥。
見道長邱正和就要離開頂子山道觀,道姑薛貞蓮急忙跑了出來與他話別,她知道自己若再不詢問邱正和的一些蹊蹺之事,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邱正和跟薛貞蓮走在頂子山的林蔭小道上,兩人默默無語地走了一段路程,最終還是邱正和打破了這般無聲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