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得很晚,十一點才起床,不過劉爸倒是起得很早,這是多年來的習慣。
“快點去洗臉,刷牙,我先給你用微波爐熱下飯菜。”劉爸瞧見劉思迷迷糊糊地走出臥室,連忙起身關掉電視,關心地說道。
吃了飯,劉思邊與父親結伴除了酒店,因為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注冊域名。
域名注冊這時時需要到美國的美國政府合同下由互聯網號碼分配當局(internetassignednumbersauthority,iana)以及其它一些組織提供,最為通用的域名。com/。net的管理機構是icann,icann(theinternetcorporationforassignednamesandnumbers)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成立于1998年10月。所以要想注冊域名必須得跑到美國去,而英語又不好的劉思怎么跑美國,去美國得帶翻譯還不如找一個職業(yè)經理專門為自己做事,而未來也必須需要一個好的下屬。因此,劉思決定找一個懂互聯網,懂英語的職業(yè)經理人。而這類型的人才是有的,不過需要付錢找獵頭公司,所以吃了午餐的兩父子出了酒店就去獵頭公司了。
1995年在國內獵頭公司或許還不好找,但在自由港香港,獵頭公司卻是很容易尋找的。摩根柏客顧問公司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很靠譜的獵頭公司,摩根這個品牌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掛上的,劉思找的就是摩根柏客顧問公司香港分公司。
摩根柏客顧問公司依據摩根財團得到了很大的資源支持,從成立開始在獵頭公司中穩(wěn)居前列。而在公司的人才庫里也儲備了大量的人才信息,到摩根柏客顧問公司劉思交了十萬美元得到了摩根柏客顧問公司的肯定答復三天內找到合適的人才供劉思選擇。
會英語、華語,工作能力突出,懂互聯網,職業(yè)道德很好。這種人才在摩根柏客顧問公司的人才儲備里那是soeasy,美國那么多的互聯網及相關企業(yè),在這些互聯網企業(yè)及相關企業(yè)中華裔還是很多的,所以在第三天摩根柏客顧問公司果然發(fā)來了其為劉思挑選的人才。
劉思看著摩根柏客顧問公司送過來的人才資料,大約有十幾份,大概看了一下,排除八名年齡有些大,而且進入互聯網領域沒多長時間的名單,把最后的名單交給了柏客顧問公司的工作人員,劉思就只等面試了。
最后來面試的只有四位,其余人不是不想離開自己目前工作的公司,就是由于當下有任務,以及面對失去工作的成本太大沒有趕來。
來得四個人都很年輕,最大的也只有29歲,最小的卻也有25歲。四個人,劉思影響最深刻的是一位叫馬德里的家伙,他猜測這家伙家里一定有位歡樂的足球迷老爸,就是不知是馬德里競技還是皇家馬德里的球迷。
從面試的過程中,劉思得到了自己的答案。四人中表現最好的是李海平,其次是馬德里。
李海平對于互聯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以劉思這個重生者的知曉未來的目光來看,他的見解是完全正確的。其次是馬德里,這家伙有思維,有思考,有想象力,只是不能把自己的見解說的透切,拿出一定的依據來為自己的解說辨證。最后被淘汰的兩人執(zhí)行能力足夠,但是主觀判斷也就是執(zhí)掌一方能力不夠,最多是個執(zhí)行的高管。
劉思是在酒店的房間與李海平、馬德里見面的,見面后劉思他直接開門見山地對兩人講道:“首先恭喜二位被錄用了,其次就是簽署員工協議了,而待遇問題在柏客通告上有相關的說明,想來兩位也沒有異議,如此那便簽署協議吧!”
90年代it技術人才稀缺,不過it行業(yè)需求也不高,畢竟這時的it互聯網才在起步階段,盈利都沒有而且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是在得過且過過一天,在雅虎還沒上市創(chuàng)造財富神話的階段,互聯網由于虧損很嚴重,所以難以吸引投資,互聯網及相關人才工資待遇并不高。只有在1997年互聯網潮流的興起,特別是互聯網泡沫的產生,需求增大,互聯網及相關人才的待遇才飆升。
面對50萬美元的年薪,李海平、馬德里兩人完全沒有異議,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異議,老板?!?br/> “沒有異議就簽署協議吧!”遞給兩人早就擬定好的的員工協議遞給兩人,“仔細看一下,簽約之后先休息兩天,之后我會給你們任務!”
這邊事情一了,劉思只好等著陳復生的回應了,不過打電話過去問了一下,那邊給出的答復是最晚在4天后,也許可能在兩天內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