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政事堂。
????二位宰相處理完了公務,正坐在富弼的簽押房中喝茶談話。
????嘉佑二年,對兩位掌握著國政的宰相來說,絕對稱得上霉運橫生、無比艱辛。大年初一,正值盛年的官家便突發(fā)怪病,好長時間重度昏迷,醒著的時候,還神志不清。兩人不僅要料理國政,還得操心皇帝的安危。
????期間老對頭賈昌朝,還就六塔河問題不停發(fā)難,而老朋友歐陽修,也插一杠子進來,讓兩人腹背受敵,苦不堪言。
????好容易堅持到皇帝痊愈,國政平穩(wěn),六塔河又被兩個后生否定了,圣旨下來說,停工……誰知前線的一伙人,竟不甘心失敗,強行合龍了商胡口,結果滾滾洪水倒卷回上游,造成了商胡重新決堤的悲劇,當場沖走千人、卷去千萬貫的物資,下游五州之民,更是流離失所,損失慘重。
????出了這樣的大事,就算賈昌朝一伙政敵不追究,朝野上下也不會放過他們,御史臺、知諫院的言官們,交章上疏,要求嚴懲相關人員!當然,作為力挺六塔河的后臺老板,二位宰相也沒少挨彈劾。
????兩人自然要上書引咎,然而所幸的是,全國都在鬧洪災,無數人流離失所,需要朝廷統(tǒng)籌調配,官家才不許他們撂挑子,要求他們一心一意,率領全**民抗洪搶險,度過難關。
????二位相公自然知道,這是官家給他們將功補過的機會。然而當宰相的要想說話管用,還得靠手下幫襯,所以光自己從泥潭里出來不行,還得把那些不聽話的下屬解救出來。否則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那才是真正的悲劇……
????除了盡力為他們推脫責任外,兩人以遵循舊例為由,只是將相關人員的降職處分,幾乎跟沒處罰一樣。
????然而由于李仲昌等人,從一開始就是通過倚借權勢以彈壓眾議,強行推動開六塔河。輿論顯然并不滿足于履行慣例,乃至出現(xiàn)‘河朔被水災,五州之民皆歸罪于李仲昌、張懷恩、蔡挺三人,乞斬此三人以謝河北。’的局面。
????群情洶洶,諸多嚴苛之辭,潮水般涌向二位相公。但這個局面,是文彥博預料之中的,作為智慧的化身,他自然清楚,對李仲昌等人的處罰過輕了。然而這就好比做生意漫天要價、坐地還錢……老對頭賈昌朝還沒出招,怎么能先自己把價碼砍下去呢?
????文相公所料不錯,賈昌朝的攻擊來得隱蔽而致命,他沒有動用常規(guī)的言官力量,因為那文富二相的強項。賈昌朝昔日曾是侍講學士,出入宮掖、久在帝側,與許多太監(jiān)關系密切,因此他走的是太監(jiān)路線。
????他教唆太監(jiān)劉恢密奏官家說,商胡再次決口后淹死數萬人,而且六塔河鑿土時涉及禁忌之日、六塔河口地名與趙姓和官家名字有牽連等等……如此罪名已不是原來,所謂的‘治河不利’那樣簡單,而是明顯觸犯到了皇權的底線。
????官家果然聽信了這些說辭,委派宦官重新審理此案。其后又派殿中侍御史吳中復和鄧守恭二人前往澶州,調查開鑿六塔河的事實真相……
????~~~~~~~~~~~~~~~~~~~~~~~~~~~~~
????這段時間,二位相公像坐在火山口一樣,各方面的壓力極大,甚至有點眾叛親離的意思。急需盡快想辦法擺脫不利局面,否則后果堪憂,這也是兩人坐在一起喝茶的真實原因。
????“如今最能牽動人心的,”富弼一邊點茶,一邊緩緩道:“莫過于建儲一事了。”
????范縝范老夫子是豁出去了,接連上了十道疏要求立儲,可惜他的奏章,在官家和宰相們之間來回傳遞。一會兒交上去,一會兒發(fā)下來,永遠找不到確切的討論人,更不要說明確的答復了。
????但他是知諫院的言官,可以面陳!
????所以最近這段時間,只要一上朝,他必會談建儲立太子的事。折騰得沒完沒了,最后皇帝和宰相們達成了默契……把這個討厭的家伙弄到地方上去,眼不見心不煩。
????不過這一招沒用,范縝吃了秤砣鐵了心,他拒不接受任命,堅持留在京城作戰(zhàn)。
????有人說他是沽名釣譽,妄取首倡立儲之功,他便公然發(fā)誓,官家立儲之日,便是他辭官返鄉(xiāng)之時,此生都絕不會再起復。
????一個人的堅持如果能到范縝這一步,總是能成事的。哪怕最終沒有成功,至少過程一定轟轟烈烈。所以許多處于觀望態(tài)度的官員,開始上書支持范縝——在皇帝和宰相的聯(lián)手壓制下,立儲的呼聲,非但沒有減弱,反倒升高了。
????富弼的意思是,既然攔不住,我們不如順勢為之,將官員們重新團結在身邊……
????“我也有這樣的打算,”文彥博緩緩道:“但是今天發(fā)生的事情,讓我嗅到了不好的氣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