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九,是鄭春秋與十一公主李邦媛大婚的日子。宮內(nèi)宮外,熱鬧非凡。他著一身爵弁玄端的吉服,騎著高頭大馬進宮接迎公主,不失臣子的謙恭與莊重,亦不失新郎官的英姿與氣度,只不過他那俊美的面龐,少了些笑顏,多了些冷戾。
屆時,李邦媛也已于儀鸞殿拜別父皇母后,按照禮制,在重華門與自己的姐妹做最后的告別。不知為何,明明鄭春秋就在門外迎她,她與這些姐妹的情誼也并不深厚,可就要踏出這道門了,她卻還是感到些許傷感。
或許,她舍不得這個自己無憂無慮生活了十三年的宮殿,舍不得被父皇和母后捧在手心里的疼愛……
“時辰已到,樂聲,起!宮門,開——”
一時之間,樂鼓喧天,重華門大開,外頭迎親的隊伍,舉大宮燈,揚布襕旗,也響起了震天的鑼鼓聲。
李邦媛戴冠蓋頭,踩著紅氈,由司儀司兩位尚宮攙扶著,端重地走向了自己心念已久的郎君。
許是故意的,李令月姍姍來遲。在聽到樂聲的那一刻,她更是站在原地,并不步入人群之間。
看著遠處喜氣逼人的場景,望著那對新人,她突然有些恍惚。夢里她出嫁的時候,大概也是如此場景。只不過她現(xiàn)在是局外人,更加看得清局中景罷了。
她轉(zhuǎn)身,意欲回擷芳殿。
三公主李靜姝卻看到了她的身影,緊步跟過去,叫住了她。
李令月聞聲回頭,忙向她施禮,喚了她一聲“三姐”。
“來都來了,怎不過去?”李靜姝笑著,溫柔嫻淑的樣子,跟母后年輕時大概是一模一樣的。
“是我來晚了。”李令月回道。
“你啊?!崩铎o姝則是牽起她一只手,別有意味道:“這個時候有所回避,也好。他們兩個終于成婚,你可以放心了。我看你最近心事重重的,都少到我那里走動呢。不如,今晚一起去母后那里用膳吧?”
“母后見我會心煩的?!崩盍钤锣咝Υ稹?br/> “六妹,”李靜姝不禁皺眉,一手撫在了她的臂彎,規(guī)勸道,“母后因你與曹貴妃走動而計氣,你服個軟便是。這都好幾個月下去了,你還不肯低頭么?”
這個時候的李靜姝,是真心為李令月好,真心希望母女和睦的。為此,她勸李令月的話,自然也是發(fā)自肺腑。
“走!”她牽起李令月的手,又道,“這就跟我去見母后,跟她認個錯。”
李令月則是伸出另一只手,輕輕地拂開了她,輕聲細語道:“還是不了……三姐,沒別的事,我先回去了?!?br/> “六妹你……”李靜姝還想勸她,她卻已向她委身做辭。她無可奈何,唯有望著她的背影,好一聲嘆息。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她放棄了。
是夜,鳳藻宮那面來了一位宮人傳話,要李令月前去與天子皇后一同用膳。
既然鳳藻宮有令,天子也在,李令月自沒有不去的道理。
她趕到鳳藻宮時,李靜姝也在。她一看便知,這頓團圓飯,正是她這個三姐一手促成。
落座不久,天子李俶便面若含笑道:“月兒,聽說你因為一點小事惹你母后生氣了?還不跟她賠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