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對鬼怪精靈是寬容的,自然也寬容了賈環(huán)的‘失禮’。不等賈環(huán)站起來露出憤怒,貢院夫子就丟出一張寬大的橫幅,上面書寫著,所有生員的名字。
他第一個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對天行禮,一共三個禮節(jié)。
第一禮是禮敬蒼天,第二禮是禮敬孔圣,而第三次禮節(jié)要對四方膜拜,對的是這方天地的所有半圣。天地與圣人齊,半圣差了一點,也是儒道文人心中的神明。
佛門拜如來,道家拜三清,而儒家,拜的就是天地,是圣人,也是自己。八位舉人依次做了,齊聲跟著道:“吾等謹遵傳承之道,承認以下生員晉升資格。”
“林修竹、莫文蔚、劉正表、賈環(huán)…….”
按照先前成績的順序,林修竹取得第一,除了書法外,三次考校都是首甲的修竹神童沒有半點得意的神色,反而看向那個讓他壞了心境的人,感嘆不能得到四門首甲——書法一欄,他沒法跟寶玉比較。
自成一家,自創(chuàng)一體,這是他八年習文都不敢想象的事情,他想跟隨賈雨村的腳步,只要賈雨村做到的,他都要做到,唯獨書法一欄不敢想。
賈雨村自創(chuàng)劍道君子字體,初看圓潤、沒有棱角,但是細細看來,就仿佛有劍氣凌厲而出。這是書法的神韻,簡直超出凡人想象。
【神韻啊,書法的神韻,沒有神韻就不是自創(chuàng)一體。賈寶玉才多大,怎么會有如此深厚的積累自創(chuàng)書法?難道豪門大宅真的讓人能成熟到遠超自己年齡的地步嗎?】
林修竹有點可憐賈寶玉,跟賈寶玉比起來,賈環(huán)就是個孩子。
得了第四名,賈環(huán)一點火氣都沒有了,興奮的想要蹦蹦跳跳,好懸才忍住了,讓自己有點君子風度出來。他是賈雨村的弟子,自然要是劍道君子。
寶玉偏轉頭看自己的弟弟和林修竹,別的不想,只要賈雨村把賈環(huán)教導成林修竹的樣子就好,只要有林修竹的修養(yǎng)和本事,賈環(huán)就能撐起半個賈府。他總覺得自己不會一直留在賈府,是個愛自由的,不喜歡束縛。
賈府只是個池子,有條小龍幫忙守著就行,他想飛上天,和太陽并著肩膀說說話,比如,說些圣人到底是什么樣的都好。
噗嗤一樂,突然聽到自己的名字。
旁邊傳來譏笑聲,很小,恰好讓他聽見,“嘿,百名以后了。寶哥兒,要是父親聽到你這個成績,會不會氣暈過去?”
寶玉點點頭,同樣小聲道:“他聽到你是第四名,肯定會很開心?!?br/> “那又怎么了?他只喜歡你,將來賈府也要交給你。我只是個庶子,是好是壞,他根本不在乎。”
賈環(huán)還小,藏不住心思,就好像他藏不住對寶玉的嫉妒、羨慕一樣。寶玉很可憐這個缺少父愛的孩子,或許有小寶玉血脈相連,也或許賈環(huán)沒坐過真正傷害他以及他身邊的人的事情,所以沒有憎恨。
“榮國公以后是你的,賈府也是你的。我從不想要賈府這些東西?!?br/> 寶玉揮揮手,笑道:“你以后就會知道了,賈府跟這個天下比,太小了?!?br/> “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林修竹揉著腦袋看這兄弟倆斗嘴。前面一個進士、八個舉人在做那么莊嚴肅穆的事情,作為受惠者,你們是不是應該嚴肅點?也沒辦法,賈環(huán)的年紀太小了,而賈寶玉,分明不把匯聚文火的事情放在心上。
林修竹有過猜測,賈寶玉腳踩了那么多舉人,應該已經匯聚文火,根本不把這當回事。
與他們三個不同,別的生員都閉著眼睛,一臉莊嚴肅穆的表情,等待最重要的時刻。
驀然,
前方不斷蕩漾、無比悠遠的聲音停住,是三百余生員的名字已經念完。貢院夫子帶著八位舉人,滿臉笑意的看向儒家的后輩們,只見生員們眼睛閉著,眼皮顫抖,滿臉冷汗的他們,已然進入文山去匯聚文火。
賈環(huán)也被一股宏偉力量扯進文山,顧不得跟寶玉置氣了。
貢院夫子對林修竹招手,要他上前說話,突然又是一怔,苦笑看著寶玉道:“你也上前說話。好吧,修竹神童跟著賈三甲多年,有過九位舉人承認他的學識能力也就罷了,你賈寶玉,前些日子還是無事忙,怎么也被那么多舉人承認了?”
林修竹上前一步,穩(wěn)當當?shù)念I先眾人,笑道:“夫子有所不知,這寶二爺前些日子怒斥七位舉人,連恩師都被他踩了一腳。這第九位,應該也是哪位前輩觸了霉頭吧?!?br/> 寶玉摸摸鼻子,道:“見笑了?!?br/> 林修竹只是述說事實,以林修竹的修養(yǎng),還不會當著面故意扭曲他,事實證明,這樣做只會讓他自己丟人現(xiàn)眼。寶玉不介意林修竹的述說,恰恰相反,他很尊重自己的某位敵人。
沒錯,他尊重賈雨村。要是不夠尊重,就不會出現(xiàn)想殺掉的想法。
只有值得尊重的,具有絕對威脅力的敵人,才是他迫不及待想直接弄死的敵人。
林修竹是賈雨村的弟子,也是個值得尊敬的人,嗯,沒錯,在某些范圍內,比如……修養(yǎng)。
他認為,論起真正的脾氣,林修竹比他和賈雨村都好。
林修竹對事的態(tài)度是真的,他和賈雨村,那是一半真一半假。在出現(xiàn)矛盾的情況下,林修竹會考慮自己是不是犯了錯,而他和賈雨村,會考慮是當場翻臉有好處呢,還是背后捅一刀來的好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