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嘞,又一個??矗懊嬗袀€跪了的,趕緊過去,別讓王黑炭他們伍給搶了?!?br/> 胡福生帶著一伍兵,興奮地追逐著逃兵,追上一個就用破布條用力捆住雙手,到現在已經捆了十一個了。
他們這些義勇隊員,之前聽到要跟即墨縣城的官兵打仗,心里都是有點驚慌的,畢竟這可是對抗官府啊。
但是后來東家們來給他們講了一番大道理,強調他們過去的悲慘生活和今天的幸福日子,又說了一通“我們是華夏人,對面是來奴役我們的外族的走狗”之類的話,聽起來確實很有道理。不過回去醒過神來再一想,好像也沒什么,誰來不是納糧交稅???
直到有個杜松林杜東家拿了本經書過來,給他們講了一番“圓神”創(chuàng)世的故事,又說他們義勇隊是為圓神而戰(zhàn),若戰(zhàn)勝,圓神將來必然眷顧,若戰(zhàn)死,便可上天堂,反之若是怯戰(zhàn)逃跑,死后可是會下十九層地獄的,這才把他們嚇住,一個個生出戰(zhàn)斗的勇氣來。
今天,他們被高東家?guī)е?,穿山越嶺追著即墨來的官軍,看著自己這邊用那“虎蹲炮”偷襲對面,對面卻始終摸不著頭腦,讓他們感覺到官兵也不過如此,甚至還有點興奮起來。
后來兩軍正面對上,對方一齊壓過來,雖然隊列不如他們整齊,但二百多人的沖鋒還是讓初臨戰(zhàn)陣的義勇隊員們有些慌張,要不是高東家適時大吼,又響起了當初杜東家講經時弄出來過的音樂,說不定陣型就真的動搖了。
再后來兩邊的虎蹲炮不再發(fā)射那種小鐵球,而是射出一大片鉛子,瞬間擊倒對面二十多人,緊接著穿著鐵甲的東家們帶頭沖鋒,如入無人之境,義勇隊的士氣也高漲起來,在高東家指揮下全軍壓上,很快對面就崩潰了。
義勇隊越戰(zhàn)越勇,不過沒一會兒對面投降的越來越多,高東家見大局已定,就讓他們按伍分開,去把那些俘虜綁住。
而胡福生、王黑炭兩伍特別賣力,從一開始他們就對勝利很有信心,現在果不其然打贏了,趕緊多抓點俘虜表現一下,一邊抓一邊還有點意猶未盡,勝利的感覺真不錯啊。
……
“宋狗!”
一人拔出畢慶春出口中的破布,他剛能說話,就脫口而出這么一個詞。
之前他被葛青山制住,憤怒無比,不斷罵那混蛋忘恩負義,因為罵的太難聽,被塞了一口破布,之后被五花大綁帶到統合部臨時辦公地前,由幾個坐在長條桌后的管委圍了起來。
此時他已經完全“想明白”了,這東海夷人居然如此強悍,完全不是匪類該有的模樣,那定是被葛青山這混蛋歪打正著了,這群奇裝異服的家伙真的是南邊宋軍的先遣兵!
怪了,宋軍也沒這么厲害啊,難道是從哪里收服的夷人?對,定是這樣。
畢慶春是又驚又怒,還沒等管委們問話,就又搶先說道:“你們贏了我一場也沒用,即墨營只不過是膠東最弱的一支兵,只要消息一出,膠州姜萬戶攜上萬精兵來討,你們絕無幸存之理!我勸你們還是盡快棄械輸誠吧,若是以禮相待,我也不是不能為你們做個說客?!?br/> 這時候他還想著爭取一下待遇問題,看來脖子并不是那么硬嘛。
“啪啪啪”
史若云鼓起掌來,她是商務部長,理論上外交也歸她管。
她讓人給畢慶春搬了塊石頭過來,畢慶春看了一眼,“哼”了一聲,沒過去坐下,而是舉了一下雙手,示意要先解開繩子。
“坐嘛,畢縣丞,”史若云笑呵呵地說,“您跋涉數十里,帶著整個即墨營來投奔我們大宋,自然是該以禮相待啰?!?br/> 聽到這話,畢慶春一下子急了,“你你你,你說什么呢?休得血口噴人!”
但他也是聰明人,沒一會兒就反應過來,現在即墨營意外大潰,他人都落在了這幫子賊人手里,對外怎么說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你這婦人,好是惡毒啊?!碑厬c春一屁股坐在石頭上,頹唐地說。
史若云使了個眼神,旁邊的張正義立刻會意,惡狠狠地說:“如今即墨營已盡喪我手,即墨城旦夕可下,這等漢奸賊子,留他何用?來人,拉下去,明日出征便以此賊人頭祭旗!”
說完,旁邊就走了兩個人過來,強忍住笑,一人把手里的長矛一下子插入畢慶春兩腿之間,讓畢慶春嚇了一跳,另一人隨即把他拉起來,拿起那破布就要往嘴里塞。
畢慶春嚇壞了,此時也不嘴硬了,連忙朝著管委們大喊:“我愿投奔大宋,我愿投奔大宋,還請饒在下一命!”
張正義還是板著臉:“我大宋要你狗命有何用,拉下去,先拔掉舌頭,再砍他雙腿!”
“我愿為大軍騙開城門……等等,我知道即墨程知縣私財所在,我愿用以報銷軍資!”畢慶春為抓住救命稻草,連自己的發(fā)小都賣了。
史若云看時機差不多了,喊了一聲“且慢”,拿了一份紙筆過來,讓人解開畢慶春的雙手,遞給他說:“既然畢縣丞有心投靠,那我們也不能不給義士機會,請畢縣丞先寫一份投名狀吧。嗯,也不用多寫,就寫下日期、姓名、事由,哦,把你那個姜萬戶的兵力分布也寫寫吧?!?br/> 畢慶春雙手顫抖著接過紙筆,不敢多想,含淚寫了數百字。史若云拿過來一看,上面寫的是膠東鄉(xiāng)民畢慶春思慕華夏正統,愿以膠東軍情奉上,接引大宋天兵云云,然后羅列了幾項,有膠州一千五,莒州三千,濰州二百,密州三百,寧海州五百等等。
“你不是說那姜萬戶精兵上萬嗎?這怎么才五千五?”史若云奇怪地問。
畢慶春嘆了口氣,說:“回上國使者,在下先前有些大話,其實汗廷……哦不,蒙韃治下的萬戶,雖名為萬戶,但多不滿編,轄個數千兵乃是常態(tài)。這還是備戰(zhàn)擴了軍,不然姜萬戶平日只養(yǎng)個三四千罷了。不過這五千五不含治下各縣自募的縣兵,若算上,還要多個一兩千?!?br/> 史若云點了點頭,這倒是符合常理。她抖了抖這張“投名狀”,看了看旁邊其它的管委,做了個口型,管委們相互看了看,對她點了點頭。
隨后她咳嗽一聲,讓畢慶春坐回石頭上,說:“畢縣丞,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并不是宋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