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年,五月初四,平原區(qū)。
“快快快,進入預定炮位,甲組操炮,乙組輔助!”
一個小山坡頂上,義勇隊騎炮連炮一排一班班長王青,在旁邊一大堆股東和上百名義勇隊員的圍觀下,一邊揮著手,一邊高喊著。
東側的山坡下,四匹矮馬拉著一輛組合式的獅吼炮車,在馭手的鞭笞下奮力往上爬著。炮車旁邊,還有五名身著紅衣的義勇隊員在幫忙推。
用了差不多兩分鐘,車隊才到達坡頂,然后這六人立刻忙碌起來。
馭手跳下車位,拉住馬匹,站住不動。
另三人將炮車的尾部抬起,從彈藥車上分離開來,然后推到前方。
又有一人從彈藥車上拿起25mm牛丸槍,走到兩邊環(huán)視一周,然后開始戒備起了周圍的狀況。
最后一人則從彈藥車上提出一桶水,搬運到炮車旁邊,之后又用燧石工具點燃一根火把,舉著火把站在一邊。
負責炮車的三人,就是二班的“甲組”,而旁邊站著的三人則是“乙組”。此時前者管開炮,后者管雜務和警戒,不過兩組的職責并非固定,而是定期輪換的。
甲組將炮車推到王青所指定的位置之后,組長通過準星和照門,將炮口對準前方山坡下靶子的方向,又看了一眼炮車上一個簡陋的重錘式水平儀,喊了一句:“左輪降低兩厘米!”
左側的裝填手迅速拿出一把小鏟子,在車輪周邊刮了一道。組長把炮車左右反復推了幾下,看到水平儀中的小重錘差不多處于正中了,就喊道:“確認水平,檢查工具!”
隨后,左側的裝填手打開炮車左側的一個小彈藥箱,檢查起里面的彈藥來;右側的裝填手同時開始清點炮車右側的裝填工具。這一過程迅速結束,兩人幾乎同時報出“檢查完畢,確認無誤”。
于是組長向右轉身,對著班長王青大聲喊道:“報告班長,炮組已就位,請指示射擊參數(shù)!”
王青回了一禮,隨后報出早就準備好的射擊參數(shù):“標準裝藥,射角2度0分整,一發(fā)試射!”
組長高聲重復了一遍,然后轉身,拿出一個帶有垂線的量角器,往炮身準星位置上的一個卡槽上一卡,看了一下讀數(shù)之后,又取出一個小錘子,把炮身下方墊著的一個楔形木塊敲進去一點,將炮尾抬高,使炮身的水平角度調整到2度。
與此同時,左側的裝填手從彈藥箱中取出捆扎在一起的球形鐵彈和紙裝藥包,一股腦塞進炮膛,而右側的裝填手拿著木制推桿,一下子將彈藥推到底。
此后,組長左手拿著一根細長的鐵釬,從火門插進去把紙藥包刺破,隨后右手迅速將一根引信插了進去。這根引信是用硬紙卷著特制的火藥做成的,這種火藥改變了硝石和硫磺的比例,并且混入了一定量的糖,將燃燒速度調整到特定的水平,能夠恰好在一秒鐘內燃燒完畢,既留給點火手反應的時間,又不至于產(chǎn)生太大的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