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之已是看得目瞪口呆,這位知府大人,還真是神了啊。
????眾官和士紳,則皆是一臉尷尬之色,一個個囁嚅著不敢言。
????包知府說得火起,直接拍案而起道:“大陳承平了數(shù)百年,這江南就更不必提了,可是這醉生夢死,富貴者錦衣綢緞,貧賤者卻無立錐之地,這是什么地方?都說金陵好,好在哪里?看到好的人,只看到了爾等錦衣玉食,出入乘轎駕車,美人如云環(huán)伺??墒潜竟偎吹降?,卻是百姓飽一頓餓一頓,朝中諸公看到的,是人間仙境,本府所見,卻是羅剎地獄!”
????這一通罵,足夠令人抬不起頭來。
????連陳凱之也不禁感到慚愧,因為他明明是地獄里的人,卻沒有看到地獄,只想著自己升上這人間仙境,哪里有這包知府的氣魄?
????包知府說到這里,倒是語氣緩和了一些:“自然,這是歷代積弊如此,也全然不是你們的緣故,本府能力有限,也未必能力挽狂瀾,只是本府既在此為官,就少不得要改一改了,現(xiàn)在金陵的風(fēng)氣,務(wù)虛而不務(wù)實,本府直截了當(dāng)一些罷,如今迫在眉睫的,卻是兩樁事。其一,便是勸農(nóng),這農(nóng)是根本,本府卻聽說,這里許多大戶,因為桑麻價格高,因此將許多糧田,改種植為桑麻,以至糧產(chǎn)重創(chuàng),現(xiàn)在倒還好,可是一旦遇到了災(zāi)年,可怎么辦呢?”
????“這其二,便是嚴(yán)厲打擊鹽販,朝廷的賦稅,有兩成,來源于鹽鐵,可近年來,私鹽猖獗,屢禁不止,他們?nèi)迦艘蝗?,?shù)十人一伙,更有厲害的,組織數(shù)百上千人,窮兇極惡,無視法度,鋌而走險,如今,已到了尾大不掉之勢,這私鹽販賣,尤其以金陵為最,本府早有暗訪,其中最大的一伙鹽販,號稱三炷香,聚眾數(shù)百人,為首者,可是自稱三眼天王是嗎?此人手下聚眾甚多,據(jù)說還備了不少刀劍弓弩,心寒啊,諸位難道聽了就不寒心嗎?就在這金陵,竟有如此猖獗的賊人,屢禁不止,殺人放火,竟是橫行十年,至今,竟是對他無計可施,這樣的人,若是在太平時節(jié),或許只是販賣私鹽牟利,可一旦遇到什么動蕩,便是混世魔王啊?!?br/>
????私鹽販子,確實是金陵尾大不掉的難題,在這時代,因為朝廷的稅收能力有限,因此采取的乃是鹽鐵專營,私人是不得從事鹽業(yè)生意的。
????可這鹽其實并不值錢,有的地方,一口鹽井,取的鹽數(shù)之不盡,而一旦賣出去,就是十倍、百倍的暴利。
????正因為如此,私鹽販子便催生了出來,又因為朝廷對私鹽的的嚴(yán)厲打擊,一般人是不敢販賣私鹽的,而敢做這勾當(dāng)?shù)?,無一不是窮兇極惡的汪洋大盜,以至朝廷為了禁止這種現(xiàn)象,對于私鹽販子,直接采取殺無赦的政策,如此一來,販賣私鹽者,不但都是膽大包天之徒,一旦被官府通緝,無一例外都是拼死反抗,反正被拿獲了是死,拼了命,還有生機(jī)。
????金陵是個富庶的地方,武備也很松弛,官軍和差役們緝私,只是混口飯吃而已,可私鹽販子卻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舔血而生,這就導(dǎo)致每一次官軍和私鹽販子相遇,數(shù)十個官軍,竟不敢去追擊幾個鹽販,若是一百個鹽販,便是上千官兵,也未必敢去圍剿。
????那三眼天王,在金陵更是兇名在外,因為他下頭有數(shù)百個人手,都是亡命之徒,他們通過了販鹽,牟取了暴利,又自南越國,走私了不少弓弩和刀劍,平時隱藏在金陵各個角落,一旦有事,頓時聚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