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守峰,
崇明殿,
聽雨軒,
別情院的東廂書房內(nèi),
書房左邊墻上掛了一副字畫,圖是傲雪寒梅,圖軸的右上角有跋,楷書小字:自古大道出磨礪,守得初心無別情;北面靠墻有一個豎立的大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有竹簡的,有錦帛的,也有宣紙的;東邊窗下的長條桌上,有琴一把,名曰‘清角‘,乃黃帝之物,’清角‘的旁邊的一個小小立幾上,置放著一個青銅煉制的博山爐,博山爐里正燃著用松果殼制作的香,淡淡的白煙自博山爐爐頂?shù)脑频竦目p隙里裊裊而出,清香四溢;窗臺上擺放著一盆墨蘭,葉色嫩綠,精神抖擻,生機盎然。
秋懷慈為渭寧斟了一杯碧螺春,便坐于南向位,一面品茗著茶葉,一面與渭寧閑聊著,稍頓,他神色一斂,盯著渭寧,問道:“渭公子,你的事情六弟已經(jīng)告訴我了,你能將你的玲瓏玉佩讓我看看嗎?”
渭寧點點頭,連忙將玲瓏玉佩雙手奉上。
秋懷慈仔細地查看了一遍玲瓏玉佩,即而,便自懷中取出一塊與渭寧的玲瓏玉佩的成色與造型一般無二的玉佩來,他雙掌各握一塊玉佩,暗自使用玄力,當真氣注入了二塊玉佩之時,轉瞬,二塊玉佩竟同時發(fā)出了藍色的熒光,而且熒光閃爍著,互相輝映,就像二個老朋友在打著招呼一般。
”嗯!沒錯,的確是玲瓏玉佩!“
秋懷慈見了二塊玉佩的異狀,唇角一翹,微微點頭,他撤了玄力,玉佩中的藍光消失了,他將渭寧的玉佩還給了渭寧,收起自己的玉佩,緩緩地道:“渭公子,既然你持有本派先賢玲瓏仙子的信物,那么貴派與玲瓏仙子必有情義,與天守也自有淵源,你今番上山,凡有所請,不妨直言,秋某一定人物不吝,酌情相助!”
渭寧聽了秋懷慈之言,無異于允諾了他,大喜過望,臉上登時露出了笑容來,隨即,他心念一閃,連忙平復一下激動的心情,神色一斂,一個凝神,思忖一下,于是,便按照渭清源的意思,將玲瓏玉佩與赤血三寶的關系,渭門滅門之禍,以及他的來意,斟字酌句,平心靜氣,娓娓道來:
”秋盟主,渭某今番上山,的確有要事相求,而要想將事情說個清楚,此事還得自天守先賢玲瓏仙子說起。
八百年前,貴派的先賢玲瓏仙子與其夫君,也就是當時貴派的第七十一代掌門玉阡乘大人,二人率領三界英豪,在龍涎灘圍剿了昊天魔君之后,便將天守掌門之位傳給了弟子祥風,自此,歸隱山川,不問世事。
玲瓏仙子與阡乘上仙離開天守,游歷天下,濟困四方,次年,途中不想碰到了同門師姐韓妍雪。
韓妍雪以前為昊天魔君所挾所囚,無奈委身于賊,爾后,昊天魔君伏誅,韓妍雪雖被無罪而釋,但世人謂之不貞,對其多有非議與責難。
那日,玲瓏仙子途中遇到韓妍雪之時,韓妍雪正在受人唾罵欺凌,百般侮辱。
玲瓏仙子一向正直熱情,更是長情之人,最是見不得別人蒙難受苦,何況還是同門師姐。
玲瓏仙子大怒,趕跑了歹人,亦知韓妍雪自離開天守之后,眾叛親離,無人理睬,顛沛流離,無處棲身,著實可憐,便與丈夫商量,二人決定,逐將師姐韓妍雪帶回了歡喜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