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最后一次巡邏(下)
開會之后,柳鵬程才知道,會議室的刑警們有支隊的,也有瑞東區(qū)刑警大隊的。他們之前分成了幾個組調查案件,然后調查的結果又和現(xiàn)場勘查以及尸檢結果相互比對,最后再和罪犯的口供比對,這才完成了這一次完整的調查。
而柳鵬程也知道了這場血案的完整的來龍去脈。
穆遠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壞人。相反,他以前沒有任何犯罪記錄,甚至都沒有什么違法記錄。除了管片的片警,派出所都沒人知道有他這一號人。
穆遠和這片的很多普通人一樣,上學,畢業(yè),等到工廠招工的時候找一份正式的工作,然后成家立業(yè),娶妻生子。
他的變化是從毛紡廠關門大吉開始的。他在毛紡廠上班,但并不是紡織工人,而是維修室的工人。木工,瓦工,機械,甚至電工,水暖都懂一點。
那時候的工廠就是這樣,你想在維修室呆得踏實,就必須一專多能。穆遠顯然也是這樣的人,那個曾經(jīng)讓柳鵬程累死無數(shù)腦細胞的毛紡廠招待所三樓,其實就是穆遠的手筆。
工廠完蛋了,穆遠也就下崗了。下了崗的穆遠家里,漸漸就傳出了爭吵聲。
慢慢地,爭吵聲又變成了廝打聲,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穆遠和他老婆李晶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按照穆遠的說法,是李晶嫌貧愛富之類,但是李晶離婚幾年并沒有再婚,在鄰居中間也沒有傳出什么緋聞,說明穆遠的說法是靠不住的。
李晶的家屬和鄰居則提供了另一種說法,就是穆遠的性格缺陷。
穆遠有一手好活,這誰都知道。但是他是個內向的人,而且非常害羞。
其他的下崗工人都喜歡去勞動公園自發(fā)形成的勞務市場去找活兒,穆遠就從來不去,他只接到他家來找他的活兒,就算是工錢和別人差不少,他也接,因為不干活,他就沒有飯吃。
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他的小舅子。
他小舅子也是下崗工人,但是他下崗之后到處尋找機會,倒騰過帶魚,蹬過三輪車,甚至當過某保健品的推銷員,由于他沒有什么技術,盡管折騰的比較歡實,還是沒有穆遠收入高。
但是他小舅子終于找到了機會,他的一個初中同學,原來是市五金公司的臨時工,摸清了里面的門道,想要自己出來單干,就找到了穆遠的小舅子,兩人一拍即合。
于是穆遠的小舅子開始自處籌錢。穆遠也借了他一些錢,但是足足訓斥了人家一個小時,不能好高騖遠什么的。
可是僅僅過了半年時間,穆遠就被打臉了。小舅子的生意紅紅火火,和他同學好聚好散,他自己拿著賺來的錢又開了一家五金門市,九十年代正是國內建設熱潮,穆遠的小舅子自然賺的盆滿缽滿,當初找穆遠借的錢當然也就早還清了。
穆遠就不行了,人家找他干活,還得弄得像是去他家求他。漸漸的那些熟人,包工頭和老板也就不找他了。穆遠郁悶之下居然染上了酗酒的毛病,喝多了就和李晶動手。酒醒了就找李晶求饒。
終于有一次,一個老板來家里找他,四個月的活兒,老板開出了五千的高價。
穆遠屁顛屁顛去干了四個月,一個人當成幾個人用,可惜活兒干完了人家一分錢也沒給他,李晶多次讓他去找老板要錢,可是穆遠那個性格哪敢去啊。于是就罵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