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修仙的道路就像是把一個蓄水器裝滿的過程,那么意境期好比一個儲水的小瓶子。
而繪神的過程,就是要把這個小瓶子的口給變大。
瓶子本身變大,不能帶來實際上儲水量的增加,原因也簡單,瓶子口就那么點大,如何能盛的起湖泊大海的水量。
除了瓶子本身要變大,瓶口也要跟著變大,大到能與瓶子的容量相等。
當然,繪神期相比意境期,蓄水器也會有變化,從小瓶子最起碼會變成池塘。這瓶口就顯的猶為的重要。
如何增加蓄水器的儲量,這就是繪神的門檻與瓶頸。
而想要達到蓄水器的增大,與瓶子口的變大,只有一個方法,增強神識。
神識越強大,在修練之時,能吸引到的天地靈氣便越精純,自然量也會增大。
這便是修真者漸進的過程,必竟身體是無法改變的,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質來帶動量。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打個比方,意境期一個水系的法術,法術施展開來能將一個水池給灌滿,那么繪神期相同的一個法術便能將湖泊給灌滿。
這便是質帶動了量的飛躍,而修真的過程就是不斷追求更加精純的法力。
改變法力精純最根本的原素并不是天地間的靈氣濃郁程度,而是修真者神識強大與否。
這便是功法為何有分類的原因,不同的功法修練后產(chǎn)生的神識各有不同,法力的精純與否也便不同。自然神通手段便也就有所不同,也就產(chǎn)生了道真與道隱的差距。
繪神期分為十個小境界,分別為“喜、怒、憂、思、悲、恐、驚、生、覺、靈”。
前七者為七情,后三者為三覺。
只有斬斷七情三覺,修士才能進階更高的境界。而繪神期便是斬七情三覺的過程。
七情與五府氣血緊密聯(lián)系,這是肉身的升華。
道家認為,身體直接影響了人的意志,因而素來五府又被稱為五志,氣血上涌,又影響大腦從而影響神識海,因此七情為道的牽拌。
只有斬斷七情,方能成就大道。此為大道根基,也為繪神期小天劫。
三覺為生覺,知覺,靈覺,故又稱為三尸覺。
當然,繪神期自然無法斬三尸,否則也沒有仙人斬三尸的流傳了。
而繪神的七情與三覺,更多的像是渡,直面自己,渡劫凡胎。
這也是蕭楓一直以來,對繪神期無從下手的原因,他無法悟通如何去渡七情中的喜志。
喜通心,心懼腎克肺,故而喜懼恐勝悲。
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心,這便是繪神初期所要面對的難題。
由于蕭楓經(jīng)過了地球的事件,又先后在無塵宗與萬圣仙宮頻遇不公的待遇,讓他的心封鎖的極為隱秘。這也注定了他的繪神之路會比別人更加難走。
這里是一個冰寒的世界,萬里冰封,白雪皚皚,世界仿佛只有一種顏色,白的讓人眼盲。
而在這個世界的中心,蕭楓一襲白衣白袍,白發(fā)配合上他有些蒼白的臉龐。盤坐于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