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千古異寶有個響亮之極的名字:和氏璧.
傳說在春秋時期,住在荊山腳下的楚人卞和進山伐木,見到一只鳳凰落于青石之下,因為古代便有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的說法,卞和知道這是寶貝,便將此青石獻于楚國厲王,當時卻被玉工認為只是石塊,卞和以欺君之罪削去了左足.
楚厲國很快退位,上位的是楚武王,卞和又去獻石,這次楚武王都不讓玉工辨認了,直接也以欺君罪削去了卞和右足.
卞和哭了,據(jù)說天天哭,一直哭到楚文王即位,正好某天楚文王看到卞和在荊山下哭,哭得眼睛都流血了,楚文王好奇之下詢問此事,最后楚文王讓玉工干脆把青石剖開,果然發(fā)現(xiàn)了里面有寶貝,這寶貝是一塊玉璧,楚文王倒也算不錯,說既然這塊玉是你卞和獻出來的,而且還受盡了委屈,那就干脆叫和氏璧吧.
和氏璧從成玉那一刻便成為了楚國重寶,名氣極大,隨后楚國和趙國聯(lián)姻,和氏璧做為陪嫁之物來到了趙國,這個時候的和氏璧已經(jīng)名滿七國,著名的完璧歸趙更是讓和氏璧之名再上層樓,秦國當時說要拿十五城換和氏璧,那時候的十五城可就太大了,相當于秦國近半的城池,雖然秦國是在忽悠趙國,但也不難看出和氏璧名氣.
隨后秦一掃六國,統(tǒng)一華夏,和氏璧自然也就落入了秦始皇的手中,到了這里后,和氏璧真正的下落便變得神秘起來.
有人說秦始皇用和氏璧雕琢成了傳國玉璽,上面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然后被劉邦得到,一直流傳直到唐朝末年,有人說秦始皇其實沒有動和氏璧,因為他發(fā)現(xiàn)了和氏璧真正的秘密,所以在秦始皇死后,和氏璧被埋進了秦始皇陵中.但卻被項羽刨了出來,等項羽烏江自刎,和氏璧便不知所蹤.
估且不論這些傳說是真是假,但是林風眼前這一塊卻是真的和氏璧,就擺在林風眼前.
這塊和氏璧呈圓盤形,顏色很奇異,如果從正面看,玉的顏色如同一汪潭水,綠油油的,但如果從側面看,玉的顏色又變成了微藍色,另外,哪怕把屋子關上,和氏璧仍舊會發(fā)出溫澤的光芒.
和氏璧塊頭可不小,大概得小臉盆那么大,而且厚度最少有十厘米,拿在手中感覺相當舒服.
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不管和氏璧的名氣如何大,但如果對林風沒用,林風最多也就是把玩一番,對現(xiàn)在的林風而言,身外之物就是身外之物,再多他都不稀罕.
但是林風現(xiàn)在敢肯定,這和氏璧絕對是個驚喜,因為從他拿到和氏璧后,他就發(fā)現(xiàn)四周的靈氣值突然增加了許多.好像空氣都變得濃稠起來.
這種變化普通人是發(fā)現(xiàn)不了的,只有他這樣的修仙者才能體會到,畢竟靈氣可是修仙者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