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張夫人姜氏的遠房侄子姜琋來了,他是姜氏遠房堂兄的兒子,三十八歲,妻子難產已經去世兩年了,家里老母尚在,還有四女一子,幼子才剛兩歲。
兩年前就非常誠懇地來提過,但聽說秀蘭身體不好,不能生育后,便再無音訊了。
最近不知為何,突然又請姜氏族中的長輩做媒人,登門提親,并希望能早點迎娶進門。
本以為是親戚,能可靠一點,再加上他家兒子尚幼,好好教養(yǎng)與親生的一樣。
張氏夫妻還是比較高興的,熱情邀請他來家中做客,可不想觀察了兩日,結果卻非常失望。
男方希望多要嫁妝這倒沒什么,本來自己女兒就是這種情況,夫妻倆也愿意多給一些錢財,讓人多照顧秀蘭。
但此人的吃相也太難看了,一點臉皮都不要了,除了索要錢財,還對秀蘭有諸多要求,比丫鬟婆子還不如。
反觀他自己,不僅行為粗鄙無禮,態(tài)度還擺的高高在上,就差在臉上寫著:我根本看不上你家閨女,都是為了錢!
夫妻倆都反感至極,百般暗示他,讓他離開,他都像看不懂一樣,反而還住下不走了,美其名曰等著秀蘭回來見上一見。
把夫妻倆氣得倒仰,幸虧女兒這陣子還在山上禮佛,否則還不得被氣死了。
張鵬遠見姜氏這兩日被氣得吃不下睡不安,日日為女兒命苦哭啼,便把老劉管事看中的陳桐跟她提了提,勸她不要太傷心,還有其他人選呢!。
哪知姜氏知道后特別感興趣,覺得陳桐各方面比她這個遠房侄子更好。
雖說兒子大了點,但父子都是讀書識禮的,行事必不會太無臉面。又召了王大坤去細細盤問了一番,越想越滿意,強烈要求張鵬遠把小金叫來看看。
張鵬遠被她一番分析,又有姜琋這個對比,也真覺得陳桐條件真不錯,借此機會把他叫來,可以與他近距離接觸,多觀察觀察。
小金進來時,姜氏就已經躲在內室偷偷觀察了,真是越看越滿意!身量頗高,就是瘦弱了些,這倒沒啥,想必家貧餓瘦的,慢慢也能養(yǎng)回來。
再看這長相,尤其的好,一表人才的,雖然有些黑,但男人哪有白的?
聽大坤說不會武功,力氣還小。嗨!這算什么缺點?此人一看就是個書生,能有什么力氣!跟那些莽漢不一樣!
頭發(fā)整齊的盤在頭頂,一根素雅的竹笄子端正地別著,衣服雖然很舊了,但干凈整潔,就連鞋子也是干凈的,透著利索。
站在張鵬遠對面也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目光清澈,單純友善,透著有教養(yǎng)的樣子。
若不是已經知道他的家境,還會以為她是哪家溫室里的貴公子呢,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個溫和有禮的人。
姜氏對小金是非常滿意,反而擔心小金這么好的條件會不會看不上秀蘭?一時間患得患失了起來!
這邊小金也弄明白自己的任務了,自己負責送去一張紅絹布的,也就是歌功頌德的感謝信,若是知州大人笑納了,便開始立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