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衣服這幾日已經(jīng)做好了,還有剩余便給小金也做了一件,父子三人湊了個親子款。
第二日天氣還算好,只是陰的厲害,小金架起驢車,拉著竹制品和雜貨去走鄉(xiāng)賣貨。
陳大眼這幾日被文杰折騰壞了,白天是形影不離,夜里都牽去他們屋睡覺,恨不得去廁所都能騎著去,而且大眼還成了他炫耀的工具。
讓他帶著大眼去吃草,他能騎著大眼圍著村子轉(zhuǎn)一大圈再去吃草;讓他給大眼刷毛,他偏偏去人最多的地方刷,惹得大家都罵他。
好在陳大眼忠厚又善良,換個脾氣不好的都能踢死他了。
這天小金要帶大眼去賣貨,文杰還舍不得,恨不得能跟著一起去,小金哪能帶他,還得找機會把衣服拿出來呢,隨便給他指了給大眼割草的活把他打發(fā)走了。
整整一天的時間,把周圍的村子跑了個遍。告訴村民雨季就不來賣貨了,有什么需要的可得多買一些。
村民也考慮到這點,挑著自家需要的東西,都買了一些,但是只是別的雜物賣的多。
高掌柜說的不錯,丁家的竹制品確實不太好賣,別的毛病沒有,就是價格貴。村民雖然喜歡,但真正花錢買的卻不多,小金愁得慌,貨進了不少,在手里壓著錢呢!
跑了一天,垂頭喪氣的,到了天快黑了才回到家。
卸好驢車第一件事就把衣服拿出來,說是買的成衣,兄弟倆都很高興,雖然衣服的顏色不太好看,但好歹是新衣服。
兩人都趕緊去洗澡試穿新衣服,慧娘在一邊含淚看著,一副又難過又欣慰的樣子!
小金和陳桐無法領(lǐng)會這種感情,也沒興趣看兩人穿得怎么樣,回屋討論怎樣賣貨去了,總不能真折在手里了!
小金跟陳桐說了自己的賣貨情況,
“這些東西在這邊賣不掉,主要還是因為村民手里沒有錢,想買也舍不得,還是得去有錢的地方賣。”陳桐分析。
兩人研究地形,最近的繁華城市是西北方向的鳳棲府,往南是廬州府,東邊過了南澤縣,再走幾日就是京城應(yīng)天府。
小金當(dāng)然想去鳳棲府,自己在那邊還有房呢,住宿方便。但竹制品就是在那邊進貨的,在當(dāng)?shù)乜隙ㄙu不出去。
陳桐建議:“最好是去應(yīng)天府賣,那邊有錢的人多,雖然遠了一些,但現(xiàn)在有了驢車,還算輕松。囤的那些菜最好也是在那邊賣,人多宴多,消化的快!”
小金覺得很有道理,等到雨季菜價一定很貴,本地能吃起的人肯定不多,窮人家就更不會買了。就像村里人都已經(jīng)腌好咸菜了,留著菜貴的時候吃,街坊們知道自家沒人會做,也給了自己一壇子咸菜。
而且這個情況下賣菜幾乎是一竿子買賣,不能在熟悉的地方,不好解釋菜的來源。
想好就別耽誤了,趕緊出發(fā)吧,誰知道應(yīng)天府那邊的菜價是什么樣呢,得提前去看看。
這次出門時間肯定也不會太短,不能像上次那樣把孩子扔了就走,得把兩個孩子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