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安勿躁,你這是一名閣臣該有的氣度么?”這名老者,也就是內閣首輔韓爌抬頭,氣定神閑地問道。
另外一邊坐著的內閣次輔李標,原為內閣首輔,因為韓爌被召回,不得已讓出了首輔的位置,重新成為次輔,此時聽到輔臣周延儒和韓爌的對話,只是抬頭看了一眼,繼續(xù)當沒事人一般,不過眼睛還是盯著原先那處,顯然心思不在奏章上。
倚老賣老地訓了人之后,韓爌又嘆了口氣道:“關寧軍乃朝廷精銳,非此不能擔當驅除建虜之重任。如今出了這事,也難怪玉繩急躁了!”
玉繩是周延儒的字,他感覺到了首輔話里話外貶低他的意思,可此時他也沒心思計較,憂心地道:“關寧軍一潰,京師危矣,您作為首輔,當催陛下早點拿主意才好??!”
他話音一落,邊上另外一名輔臣錢龍錫開口插話道:“其實,這事要解決也并不難!”
周延儒一聽,轉頭看向他,連忙請教道:“還請錢閣老賜教!”
雖然他沒敢上城頭觀戰(zhàn),可建虜?shù)膬疵?,卻是聞名已久。東北那么大的地方,這其中不乏堅城,可一樣都被建虜攻占了。要是沒有了精銳的關寧軍,京師可怎么辦好?
錢龍錫看出他的想法,心中暗自鄙夷,連中會元,狀元,有文名,才三十七歲便成了大明輔臣又怎么樣?他搖頭道:“關寧軍乃是精銳,潰散必有原因,只需對癥下藥,必然無事!”
周延儒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卻又想不明白到底該怎么做,連忙又追問??慑X龍錫卻并不給他解答了,只是讓他自己去想。
次輔李標聽到對話,眼睛雖還盯著奏章,可心中卻不由得搖頭:這周延儒和陛下一樣,都是太年輕,遇事容易驚慌失措!只有等到宮里有消息出來,等到陛下急得慌神的時候,首輔才會給出薊遼督師袁崇煥為解決事情的關鍵所在,從而達到保袁的目的。如今這時候火候未到,他們又怎么可能提出來呢!
哼,京畿之地糜爛至此,最終還不知道怎么收場,看你們怎么保袁!等到建虜兵退,只要稍微一引導,這首輔位置必然還是自己的了!
與此同時,另外一位輔臣成基命旁觀這一切,心中冷笑。他是瞧出來了,在建虜兵臨城下之際,只要是人都知道要穩(wěn)住關寧軍,陛下當初也是派有心腹太監(jiān)去安撫的。可三天后突然兵潰,要說這里面沒有故事,他是不信的。
首輔韓爌和錢龍錫都和袁崇煥關系匪淺,要是袁崇煥定罪,他們也好不了,因此在想著法兒保袁。
次輔李標之前被迫讓出首輔位置,又豈能甘心,雖然沒說話,怕是也在動什么腦子吧!
還有周延儒,這史上最年輕的輔臣,之前不是意氣風發(fā)么?這建虜一圍城,關寧軍一潰,就慌成這樣了,真是沒擔當??!
一想起這,他馬上想到了崇禎皇帝。比周延儒差不多還小一半年紀,以前不是待在信王府就是住在皇宮里,從未經(jīng)歷過兵事。如今遇上兇悍建虜圍城,而關寧軍精銳卻潰散的情況,應該也會和周延儒一樣驚慌失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