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升不是一個壓榨勞動力的人,他和魏升七三開,又拿了一成的股份給錢太韶。
其實錢太韶之前以為自己有些工錢就不錯了,沒想到李東升會這么大方,將一成的股份給了他,讓他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頓時讓他有一種為李東升拋頭顱灑熱血的沖動。
魏升得到了自己老子的許可,拿了一大把錢,幾乎是連蒙帶騙的方式,從另一個紈绔子弟的手中以半價買來了一家酒樓。
那是洛陽一家非常大的酒樓,位于洛陽的鬧市區(qū),還是名門望族云集的地方。
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人流量,都是洛陽數(shù)一數(shù)二的。
新買來的酒樓自然不能和以前一樣,要重新裝修一番。
不過裝修上的事情歷史沒有過問,他也不打算來個異域風墻,因為大周的人都是自大的,別的地方的裝修風格沒準討不到那些名門望族的歡心。
不過宣傳還是做的,在酒店還沒有開業(yè)的時候,李東升就找人印刷了幾千上萬份的單頁,滿洛陽的開始發(fā)。
由于是要狠狠宰那些有錢人的,所以發(fā)單頁的地方都是貴族云集的地方。
不管是停在路邊的馬車,還是轎子,或者是一些高門大宅的門口,或是被他們?nèi)麧M、又或者貼在墻上,反正這個時候沒有城管,沒有人會問這些。
人們剛收到傳單還比較好奇,他們是第一次見到有人以這種方式宣傳,在他們看來,這種傳單一定很貴,那種薄薄的紙,摸起來手感很好,上面不僅有字,還有簡單的畫,即便是不識字的人,看到那些畫也明白傳單的意思。
這種薄薄的紙要比現(xiàn)在大周所有的紙都要好很多,大周現(xiàn)在用的比較多的紙還比較粗糙,很黃,用來當手紙擦屁股,都被人嫌棄。<>
可即便是最好的紙,也沒有李東升做出來的好,而且工序復(fù)雜、產(chǎn)量少,所以價格非常的貴,非大富大貴之家都是用不起的。
這么多紙被當住傳單發(fā)了出去,上面的畫還那么漂亮,就算不看上面的內(nèi)容,貼在家里當畫也是不錯的。
造紙術(shù)是最簡單的技巧,李東升收購了大量的用藤和桑皮,用這些材料做出來的紙,雖然不能和后世的紙相比,但是能夠做到日曬夜收,產(chǎn)量還是很客觀的。
在大周昂貴的紙張,在李東升手里根本不算什么,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去牙行里買一些人回來,在收購一些藤和桑皮,這些加在一起根本沒多少錢。
李東升如果愿意的話,隨便按照低于市價一成,甚至低于市價五成的價格賣一些紙,分分鐘收回成本。
不過李東升沒有這么做,只是將紙做出來,順便找人將單頁印了出來。
李東升不在乎這些,可是錢太韶在乎,那一張張白紙,在他的眼中,就是一張張黃金。
錢太韶從頭到尾觀看了造紙的過程,造紙不是很復(fù)雜的東西,在大周很多也會,唯一不同的就是使用的材料,再稍微改變一下工藝。
可是他卻不敢私自拿去賺錢,在得到了李東升是首肯以后,開開心心的去開了一家造紙坊去了,至于白紙出來的價格,他準備賣市價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