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南伯黃德功!”劉鴻漸斬釘截鐵的說道。
黃德功,字滸山,阜寧縣羊寨鄉(xiāng)人,少孤,與母徐氏居住在一起。
少負奇氣,膽略過人,十二歲那年,他母親將釀熟的酒放在家里,被小黃偷飲而盡。
母親責怪他,黃德功笑著說:“這個償還您容易!”
當時遼東戰(zhàn)事正急,德功持刀混雜在行伍里,尋機而出,斬首二級,得賞銀五十兩。
歸而送給母親,說:“兒就用這個償還您酒錢!
既而黃得功執(zhí)鞭從軍,一直轉(zhuǎn)戰(zhàn)南北,從普通兵士做起,積累軍功至游擊、參將、副總兵、總兵,但也僅此而已。
若論資歷,時年五十歲的黃德功從軍三十余年,從萬歷皇帝起便征戰(zhàn)四方、歷經(jīng)大小數(shù)百戰(zhàn)。
之所以到如今仍只是個總兵,就是這靖南伯也是崇禎看在他今年奉詔勤王的份兒上給的。
糾其原因,一是非科舉出身,二嘛,朝里沒人。
民族英雄戚繼光很能打,在東南沿?箵糍量軘(shù)十年,把倭寇打的媽都不認識?明末有一萬萬百姓,為何卻單單只有戚家軍一支部隊能做到?
答:朝里有人!
有張居正在,要糧給糧,要銀子給銀子,戚家軍之所以能打,訓(xùn)練是其一,將領(lǐng)是其二,但還有一點是舍得給銀子。
之前有說過,明朝把北蠻諸如女真、蒙古各部以及東夷分等級來算軍功,而戚家軍當時首屈一指,殺一個倭寇賞銀百兩,縱明一朝僅此一家。
劉鴻漸說完,崇禎沉默了。
從崇禎的角度看,用人首先看人品,這人品無非就是夠不夠忠義,然后才是看你能力,否則,你個人能力再強,一朝得了兵權(quán),轉(zhuǎn)身就造反,誰受得了?
除此之外還得有一點,你自己知道自己忠誠不行,還得讓皇上、讓朝廷知道,否則袁都督便是下場。
在崇禎眼里,這兩方面劉鴻漸自然不遑多讓,簡直不能太適合。
黃德功崇禎還是有點印象的,似乎是個老將了,但這黃德功?靠得住嗎?
“皇上,微臣敢拿人格擔保,此人絕對忠于大明!”看到崇禎的猶豫不覺,劉鴻漸保證道。
不論是崇禎,還是在座的諸位閣老,亦或是掌管天下士子升遷大任閱人無數(shù)的戶部尚書倪元璐,沒有人敢百分百的判斷一個人是忠是奸。
因為他們只能看到一個人的前半生,至于此人以后有何等機遇、又做出什么決定,沒人知道。
但是,劉鴻漸敢。
他是穿越人士啊,其他人的事跡他也許不知道,但這黃德功那在明末是響當當?shù)挠矟h。
在1644年以前,便屢次殺的張獻忠哭爹喊娘,丟盔棄甲,到了前年,號稱投降界扛把子的張獻忠,更是看到黃德功就跑,壓根不敢與其打。
而明滅后,德功又投南明,隨弘光朝廷轉(zhuǎn)戰(zhàn)南方駐地抗擊滿清,一路上高杰投降了、左夢庚投降了、劉良佐投降了。
南明皇帝朱由菘說:“除了你我是無可依靠了!
黃得功流著淚說“:我愿意為陛下您效死!
戰(zhàn)到最后,一箭貫穿黃德功左脖頸,左胳膊也徹底斷掉,得知大勢已去,右手拾起剛拔出的箭羽伺候而死,其妻翁氏聽說后,也自殺殉國。
什么叫氣節(jié)?相比那些嘴上說的冠冕堂皇,清兵一到便躲進深山老林、明哲保身的所謂明末遺老,黃德功是粗獷、是沒文化,但他才是真真切切的民族英雄。
“皇上,你若信臣,就當信臣的判斷,黃德功定能幫皇上鎮(zhèn)守遼東,他的忠義在日后您也定當可見!”劉鴻漸又加了個砝碼。
“也罷,就依愛卿所言吧,但時下京營正與江北三鎮(zhèn)叛兵作戰(zhàn),黃德功也在其列,這差事還得你先擔著,還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