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道啖,這是一門標準的‘防賊’功法。
如何讓自家絕學不外傳,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隨著時代變遷,演化出了許多手段。
正常的功法會有配套的開脈經,以及直接寫在功法內的注釋,但稍微有點心眼的門派,都會把開脈經和功法分開來存放,避免被一網打盡,這樣就算出了意外,自己家的功法失竊,只要對方沒能得到對應的開脈經,也相當于是沒有價值。
然后,更雞賊一點的,他們連注釋都不寫,這樣一來,就算得到了功法的原本和對應的開脈經都沒有作用,必須得有會這門功法的人為其講解功法中的各個精妙————但這樣做的壞處也很明顯,第一就是很容易失傳,第二,武理是通用的,就算你不寫注釋,別人若是精通武理,照樣可以習得功法中的精妙。
武理和修為的關系就好比身高和體重,這里不再贅述,屈沉自然精通武理,然而他卻無法看穿萬道啖,因為這門功法絲毫不按照尋常的武理來構筑運行路線,用俗話來講,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想要洞悉這門功法的精妙,必須得自己去學一下,才有可能看出這門功法的‘特性’。
但這不是立刻就能出效果的,就好比太玄神功的‘回氣’,其具體體現(xiàn)為內息生生不息,擁有更強的續(xù)航能力,但這也需要將太玄神功練到一定程度,又比如璀璨經的‘璀璨’,更是其中的奧義式,至少需要練到小成才能施展。
尤其這萬道啖不講武理還沒有注釋......想弄明白這門功法真正的特性,真不知道需要多久,即便是屈沉,心中也沒什么底,最好的方向是萬道啖的特性流于表面,一眼就能看出來,最壞的方向則是明縱衣白白浪費了三個月,之后還是轉修其他功法。
幾個時辰過去,明縱衣按照萬道啖的記載,在體內不停的運轉著內息,他根骨極佳,如果說別人的經脈是山脈那樣的地形,那么明縱衣的經脈簡直就是高速公路地形,一路暢通無阻,修行速度快得不可思議,幾個時辰時間,已經讓他初步入門,修行出了屬于萬道啖的內息。
這一切落在旁邊的屈沉眼中,明縱衣的修行速度可謂是驚世駭俗,但他一直保持一顆平常心看待。
終于,明縱衣停了下來,他睜開眼睛,掌心向上,停在半空之中,片刻的嘗試之后,一縷內息從掌心噴發(fā)而出.......和先前完全沒有殺傷力的內息不同,這一次雖然也是微弱無比,但已經可以用作攻擊了。
從開始修行到練出用于攻擊的內息,中途只用了幾個時辰,這樣的事說出去誰敢相信!古往今來,恐怕只有藏太祖才做得到!
【“天縱奇才啊......”】
屈沉心底微微感嘆,隨后將目光投向了明縱衣放出的那一縷內息,當初他曾與修行過萬道啖的人交手,但兩人只是文斗,他沒見過對方的內息,實際放出的萬道啖內息,這是第一次見。
萬道啖的內息并不暴烈————內息強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簡單粗暴的就是暴烈性質,擺明了就是攻擊力強,萬道啖的內息顯然不是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