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班,吳同光拖著有些疲憊的身體,從軍統(tǒng)南京站的辦公樓里走了出來。說來也怪,當吳同光走出辦公樓大院的時候,立時刻就感到神清氣爽,精力充沛。就連吸入的空氣都覺得新鮮很多。
就在吳同光充分享受這份美好時,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從不遠處朝著吳同光的方向跑了過來。
只見小男孩強行往吳同光的手中塞了一張紙條,還沒等吳同光反應過來,便匆匆跑開了。
吳同光想不出是誰會用這種方式給自己傳遞信息?他覺得紙條上的內(nèi)容可能涉及一些隱秘的內(nèi)容。想到這,把攥著紙條的手,握的更緊了。
吳同光警惕的向四周望了望,看沒有人注意到他,便匆匆走到一處民居的角落。吳同光迫不及待的打開了被自己握的充滿褶皺的紙條。
映入?yún)峭庋酆煹闹挥辛攘葍尚凶郑和?,我是姐姐吳曉梅。我在城南安達路馮記雜貨鋪等你。
吳同光雙手微微顫抖,拿著紙條直直的看了良久。這清秀的筆跡,他能很清晰的辨認出,這就是撫養(yǎng)他長大的姐姐的筆跡。
吳同光從小就是孤兒,是自己的這位姐姐收養(yǎng)了他,并把他撫養(yǎng)成人。就當吳同光漸漸收入穩(wěn)定,想給姐姐更好的生活時,兩年前,鬼子在南京城周邊村莊的一次掃蕩將吳同光的愿望徹底打破了。
面對鬼子瘋狂的報復式的掃蕩,吳曉梅跟隨老鄉(xiāng)一起轉(zhuǎn)移的過程中失蹤了。盡管事后吳同光千方百計的打聽吳曉梅的下落,但一直還是杳無音信。吳同光雖知道吳曉梅生還的可能性很小,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留的那幾根金條,也是為了尋找這位親人的。
當吳同光緩過神來,他把紙條收入懷中。這時的他已是雙眼微紅,眼中噙滿淚水,但嘴角卻泛起欣慰的笑容。
一個小時之后,吳同光一路打聽,來到了城南的這家馮記雜貨鋪。雜貨鋪的大門緊閉著,站在雜貨鋪的門口,可以看到里面微弱的燈光。
吳同光看了看腕上的手表,這個時間想是雜貨鋪已經(jīng)打烊了。可他有些想不明白,約他時吳曉梅自己為什么不露面,又為何約他在這里見面。這些問題雖然困擾著吳同光,但比起要和姐姐見面的這種喜悅,他也考慮不了那么多了。
吳同光迫不及待的輕叩了三下房門,隨著敲門聲的響起,里面?zhèn)鱽砹艘宦晳醒笱蟮穆曇簟罢l呀?已經(jīng)打烊了,要買東西到別家看看吧!”
吳同光不由的心生疑惑:是不自己找錯地方了。他退后了兩步,抬頭看見鋪門上方的牌匾上確實寫著馮記雜貨鋪。而且之前吳同光也打聽過了,這附近就只有這么一家名為馮記的雜貨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