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們太學考試鬧事,在王城中傳的沸沸揚揚。
百姓們議論紛紛,所謂人言可畏,晏王宜迫于壓力不得不平復(fù)民憤,下令徹查太學考試,是否存在官員徇私舞弊,暗中托際關(guān)系。
“啟稟魁首,晏王已經(jīng)下令徹查太學舞弊,只不過移交刑部以后,主考官鄭鈞并未獲大罪,僅罰俸祿一年,拘押府中自省!
蕭遙天早就料到,這官官相護的官場,必定如此。
鄭鈞是世家大族的家主,自然不會牽連獲罪。
“接著說。”
“副主考被處以凌遲,其余凡是監(jiān)考的官員都處罰俸祿半年,居家思過!
蕭遙天不禁思索,如此輕罰輕判,定是幾大世家彼此勾連,不愿意失去自身地位的集體保命。
這件事不過微末小事,不足以動搖世家大族的根基,蕭遙天打定主意先觀察一段時間,在行定奪。
而后數(shù)日,朝廷從設(shè)恩科,主考換做韓博安。
蕭遙天從新試畢,竟然發(fā)現(xiàn)那些王公貴胄之子還在,不過是換了身衣裳。
蕭遙天依舊在紙上大筆一揮:“老子不會!
結(jié)果在放榜那天,他竟然沒有落榜,相反在榜上赫然有他的名字。
甲等二科第六名,蕭遙天。
“四個字也可以上榜?”
蕭遙天疑惑的直抓頭,應(yīng)是有人暗中幫助于他。
既然暗中相幫,又有如此的本事偷梁換柱,定不是等閑之輩。
若是如此,此人亦是膽大包天。
竟敢在眾目睽睽下將他的考卷調(diào)換,而且安排在甲等科生里。
姑且看看這背后的人想耍什么把戲吧,回到蕭府將這好消息告知蕭父蕭母。
蕭母高興地合不攏嘴。
“你終于不像你爹只是一介武夫,我明日定要到廟里焚香還愿!
“爹爹,甲等二科第六名!
蕭遙天恭恭敬敬的將紅帖拜上,蕭廷義用手接過,放置在一旁。
雖是言語間不置可否,但神色間難掩欣慰。
“你若是真憑本事考得恩科,為父也替你高興。切記不可做違背心意之事,哪怕再多的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云煙!
“呸呸呸,天兒今日是恩科及第的好日子,你怎好說這些喪氣話,娘祝你以后步步高收,福運連連,可不能像你爹一樣,二十多年行伍,還只是個正四品將軍!
蕭母語調(diào)嗔怪,蕭父與蕭遙天相視而笑,一時蕭府上下其樂融融,仆人張燈結(jié)彩。
蕭府的管家適時來通稟蕭遙天。
“少爺,有位衣著華麗的公子,正在你的院中等你,他讓我前來通報!
“可知道他的姓名?”
“這個老奴不知,這位公子就讓老奴前來稟報少爺您,說是只要提及太學考試,少爺就會知道他是誰!
蕭遙天思來,莫不是李綰大哥?
“告知于他,我這就來!
管家前腳剛走,蕭遙天就尾隨上去,利用輕功飛到屋檐上,悄悄的靠近他的居所。
入眼看到門外站立著兩位侍從,皆手持長劍,下盤結(jié)實,手臂纖長,應(yīng)該都是使劍的高手。
在看院內(nèi)站立一人,只能看清背影,正欣賞蕭遙天院中的古樹,右手一把折扇,腰間掛著一方玉章。
悠閑模樣,頗有文人氣息。
蕭遙天輕手輕腳的靠近,看到黃叔向門外的侍從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