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綠意盎然。
到處一片欣欣向榮之向,而梨花村的梨花盛開開,三月來臨。
三月是蘇茉兒十六歲的生辰,也是蘇文下考場的日子。
十三歲到十五歲定親,十五及芨后,定下日子便可成親。
蘇茉兒如今滿了十六,卻還未定親,蘇氏急得不行。
“唉,我們茉兒勤勞肯干,女紅家務樣樣拿手,怎就沒人來說親呢?”
蘇氏感慨,就因為一場退婚,就把這些人都嚇退了。
“娘,你急啥!大哥過幾日下場,等考中貢員,大姐就是秀才妹妹了,何愁沒人上門說親。那時候來說親的人家,才全是好的呢!讓你挑花眼!”
蘇玉咽下口中的饃饃,昂頭與母親道。
蘇氏一想,是這個理,到時茉兒能找到的親事定會比現在好。
她立刻咧開嘴,高興的笑?!澳愦蟾缃衲暌膊恢懿荒苤行悴拍??”
話是這樣說,她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下。
顯然很相信兒子。
轉眼,便到了蘇文下場那日,考場在縣里,頭日蘇家人就全部聚集了縣里。
參考的生員極多,有的考了幾年也未考中,縣里熱鬧極了,客棧全都住滿。
蘇玉她們來的晚,別說客棧,連考場周圍的平民家房都住滿沒有了。
幸好邱家在縣里有宅院,安排了她們在他家住下。
邱瑾也要參考,不過與蘇玉家這種全家出動相比,他就顯得單調多了。
只帶著自己書童,和個照顧的婆子,其余丫鬟小廝宅院中都有。
蘇玉與他面見后還問了問老夫人近況,他請她多去他家中走走,奶奶幾次提起她。
蘇玉說會的,與他道謝過,在邱家宅院住下。
第二日一早,邱家下人送來食物,一家吃過。蘇氏從邱家的婆子嘴里問到了很多下場的注意事項,語重心長的叮囑兒子注意。
蘇文乖巧的應下,一行人前往考場。
縣衙外聚集了無數送行的人,把衙門擠的水泄不通。
親屬也比考生多多了,而這么多考生,只取前六受貢員,前三,方可參與今年鄉(xiāng)試。
參考三四百人,能中者寥寥數人。
雖不是獨木橋,也很嚴格了。
把兒子送進考場,蘇氏瞧了一圈送考的丫鬟婆子,或是考生親眷。
與蘇父說了一聲,便帶著蘇茉兒前去搭話,沒多久,便與婦人們混成一圈,套取了不少有用的消息。
童生試一共五場,連考三日,第一日考完,所有人交卷后,可離開,第二日再來考。
不像鄉(xiāng)試會試,吃喝拉撒全在考場里。
第一日,蘇氏與不少送考的親眷聊了,有不少是之前考過沒考中的,吸取經驗后,等考生一出考場,找到蘇文,蘇氏便迫不及待的拉過兒子的手,關心的詢問他狀況。
問完后又與他說問來的經驗。
蘇文認真聽著。
“蘇兄,行閱兄與我在前廳開了個詩會,交好的同窗都會來,交流下今日考卷,你愿來否?”
剛回陳宅,邱瑾就邀蘇文參與交流會。
蘇文欣然應允,回院子換了身衣服前去。
交流一回下來,蘇文更自信了,覺他今日答卷尚可,發(fā)揮出了他最佳實力。
因明日還要考試,交流會夜幕降臨一柱香左右就散了。回了院子的蘇文點著燭光,看了幾頁文,才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