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凍土很不容易挖,足足五天才挖通了豎井和橫井。
一個月的時間,泥瓦匠才把豎井砌上一層青磚。
募集十個鐵匠耗費了十幾天失敗了好幾次才澆筑好最底層的橫欄,沒有電焊機的唐朝,只能靠澆筑弄出大型的鐵件。
十個漢子喊著號子用麻繩把直徑橫欄下放到了窯底。
“先鋪一層兩米的木柴,撒上火油,然后鋪一層煤,鋪一層石頭,鋪一層濕煤,鋪一層石頭,再鋪一層濕煤。等這樣疊加到豎井最頂層,就可以點火了?!崩滗h對縣令解釋道。
三山口縣的縣令羅民生這些天忙的團團轉(zhuǎn)。剛開始聽說長安城里來了很多舉止不凡的人物,聽說是要建立什么水泥的作坊。這是大好事,一家作坊蓋在他的轄制內(nèi)能讓他的百姓有錢賺,他作為縣令必須感謝作坊的東家。
可是還沒等他動身,圣旨到了!
作為一個小縣令,羅民生從沒想過自己會有接圣旨這樣的榮耀。在他準備好香案拜伏在地后,傳旨的太監(jiān)開口了:
“皇帝詔曰:今-天下樓于三山口縣建火窯,與民有益,著令三山口縣縣令羅民生全力配合,欽此?!?br/> 羅民生傻眼了,這作坊東家真猛!居然有圣旨要求地方官努力配合。
震驚歸震驚,羅民生領旨后美滋滋地插香把圣旨供上,然后就開始為火窯奔跑。找農(nóng)民工、鐵匠、泥瓦匠的雜事都是他辦的。
今天火窯建成,作為縣令的他被特意邀請來參加火窯的點火儀式。
舉著火把的羅民生穿過橫甬道,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把火把湊在了橫欄上的細木柴上。
潑了火油的木柴頓時熊熊燃燒!
羅民生急忙竄出橫道,看著冷鋒等著聽接下來的活計。
“等白石被火燒成‘熟的’,就用石磨把熟白石碾成粉末,摻入沙粉,比例是……”
羅民生立刻攔住了冷鋒接著說下去的行為:“東家,這可是配方??!您不能外傳!”
冷鋒愣了一下,才想起現(xiàn)在是法不傳六耳的古代,很多配方什么的都只有弟子兒子才能知道。
不過為了一些黑心商人盲目模仿,害人性命。冷鋒也就絕了外傳的念頭。
冷鋒的石灰窯雖然也是最原始的一種,不過他給工人都配備了濕口罩等勞務用具,就是怕工人得病。石灰窯用的白石也不是采礦弄的,而是差人在河道搜集的。
“那好吧,我就不說了,管事的會指領民工工作的,作為縣令,你每個月需要來這里一次,負責監(jiān)督民工工錢的發(fā)放、作坊的產(chǎn)出。作坊的產(chǎn)出你需要給民部上書,作為收稅的憑借?!?br/> 羅民生點頭,有他監(jiān)督,定然不會出現(xiàn)克扣民工錢糧的事。
水泥作坊的管事是李泰跟他老爹要的,而且不是太監(jiān)。
看著知曉配方以后立刻熟練地分配民工工作崗位的管事,冷鋒深深體會到了李世民手里人才數(shù)目的可怕。
第一袋產(chǎn)出的水泥被那個管事第一時間送去了皇宮。
皇帝對這種可以加固城關的材料很是重視……
看著堆滿了人畜糞便、野草的大坑,李承乾差點嘔吐出來:“師父,你說的是真的嗎?這東西能讓糧食增產(chǎn)?”
大唐人認為,草木灰是最好的肥料,焚燒秸稈的濃煙到了秋日就日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