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城的朝廷中樞和數(shù)十萬軍民百姓所正面臨著極為艱險的困境,可是在蕉嶺大戰(zhàn)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麻士龍卻已經(jīng)在直面生死存亡的最后關頭了。
蕉嶺大戰(zhàn)的第一天用誘敵之計殲滅了元軍一千輕騎,第二天又據(jù)寨死守給元軍造成了大量的殺傷,退守第二道軍寨之后又利用夜襲反擊和兩百鐵騎從小峰嶂側面突襲,再次殺傷數(shù)千元軍并將元軍重新趕回到了金山筆峰下。
可是對麻士龍來說這也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了。五百弓箭手幾乎無箭可用了,步卒僅剩下不足二千人,麻士龍清楚的知道自己恐怕?lián)醪蛔≡娤乱淮蔚膹姽チ恕?br/> 自己早就準備好了死戰(zhàn)到底以身殉國,可是麻士龍卻并不準備讓前來助戰(zhàn)的御龍直侍衛(wèi)們陪著自己一同葬身敵手。
看著身前劉正華、朱同、楊彥賓這幾位年紀輕輕的御龍直軍將,身為軍中前輩的麻士龍眼光中滿是欣賞之意。
原以為這些天子身邊的侍衛(wèi)們不過是迫于皇命不得不留下來做個樣子,麻士龍只是指望著他們能沖亂敵軍的陣形就很滿意了。可是這幾個年輕人在夜襲元軍時所展現(xiàn)出來的勇敢、強悍和敏銳的臨敵指揮能力都讓麻士龍很驚訝。
當麻士龍在夜襲獲勝之后下令劉正華等人可以率御龍直侍衛(wèi)們先行離開之后,這些年輕的侍衛(wèi)們卻都不愿意走,反而是繼續(xù)收拾兵器伺弄戰(zhàn)馬準備著下一次的戰(zhàn)斗。
年輕人熱血無畏精神可嘉,可是出于一個軍中長者對后輩的維護之心再加上他們天子近侍的身份,麻士龍還是強硬的命令這些朝廷軍隊未來的棟梁和希望,讓他們必須馬上連夜撤離蕉嶺回到右相軍中。
在劉正華無奈的帶著御龍直侍衛(wèi)們趁夜離開時,意外的發(fā)現(xiàn)他們的隊伍中又多了五百身背弓箭神情悲憤的年輕步卒。
步弓營提轄張六指帶著五百射手也被麻士龍強行送到了御龍直侍衛(wèi)們撤離的隊伍中。在弓箭耗盡之際,麻士龍并不希望這些年輕弓箭手們將自己的生命白白犧牲在他們并不擅長的貼身近戰(zhàn)中。
軍中的制式強弓每一張都要選用上好的柘木或是樺木為干,再輔以角、筋、膠、絲、漆等材料,經(jīng)歷重重工序耗時兩年以上才能制成一張。這五百張兩石強弓每一把都算得上是如今大宋軍中極為稀缺的軍械,如果不是文天祥集全軍之力支援,麻士龍可不敢想自己能擁有這么多的軍中利器。
一把兩石的強弓想要張滿需要至少一百五十斤以上的拉力,普通人拉開一次就很勉強了,更別說將弓拉成滿月還要穩(wěn)定的將弦上的箭準確的射向目標。每一名合格的軍中弓箭手,都需要經(jīng)過至少一年以上的嚴格訓練才能真正擁有強大而精準的遠程攻擊能力。即便經(jīng)過嚴格的訓練,除了少數(shù)精銳的神射手,普通的軍中弓箭手們大多也不過是能做到臨敵六矢,然后就會因為臂力不足而無法將強弓拉滿。
這樣極為珍貴的戰(zhàn)力,在不能發(fā)揮作用的情況下,麻士龍作出將他們送走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
在兵力本就不足的情況下,強令兩百御龍直侍衛(wèi)和五百弓箭手離開,只剩下一千多疲憊的步卒堅守軍寨。這樣的后果所有人都很清楚,可是不管劉正華和張六指等人如何勸說,麻士龍卻只是不理,最后親自出面強行將他們趕出了軍寨。
臨別之際,借著暗夜中飄忽的火把,麻士龍對著滿臉不甘之色的劉正華和張六指等人說道:“孩子們,你們都還年輕,如今再留在這里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只會白白犧牲了性命?;厝グ桑B(yǎng)好傷積蓄好力量,總有你們報效國家的時候。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國家危難之際正是男兒奮起之時,今天這事先由我這把老骨頭來做,將來守護家國守護社稷的重任就全靠你們了?!?br/> 聽著麻士龍的臨別囑托,不少年輕的軍士們忍不住低聲哭泣起來。
見到有不少軍士低泣,麻士龍板著臉怒斥道:“有本事將來殺回來給老子報仇,軍中漢子流血不流淚,匆再做那些婦人姿態(tài)?!闭f完,麻士龍轉身大步回到了軍寨中,只是回身之際卻也依稀能見到他眼角似是也有水光閃亮。
夜色之中,想明白了道理之后,劉正華帶著御龍直和五百弓箭手毅然撤離了蕉嶺。
天色大亮之后,重新組織好步卒的張弘范再次率軍向麻士龍據(jù)守的軍寨發(fā)起了潮水般的攻勢。
軍寨內渾身沾滿鮮血的張虎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可是面對著不斷沖到自己面前的元軍步卒,他還是借著身上傷痛的刺激,強打精神將一個個元卒砍殺在地。只是在蜂涌而上殺不完的元軍面前,他的武勇卻挽回不了全軍盡覆的結局。當元軍千戶邵雷沖到張虎面前時,憑著高強的身手和充足的氣力,在正面硬碰硬的兩次揮刀劈砍之后,張虎手中滿是豁口的大斧被撞脫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