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昰帶著方興直接前往外廷右相和樞相兩人平日里處置政事的清心閣,當面將方興所說的消息和想要抽調些人手、海船的事情告之了兩位相公。卻不曾想,這次看似尋常的見面,卻讓趙昰第一次與右相文天祥發(fā)生了直接的沖突。
樞相陸秀夫倒仍是那幅沉默冷峻的樣子不發(fā)一言,只是在低頭沉思。而右相文天祥在聽了元軍又有援軍到達廣南東路之后也并不怎么緊張,沉吟了片刻后也只是輕輕一笑。
“察不忽木新任廣南行省平章政事,想收獲平滅我大宋之功,從家族部落里抽調些兵力來助陣助威,這原也是意料中之事,皇上不必憂慮。瓊州懸于海外,元賊就是有再多的兵馬也無濟與事。只是湛江和雷州兩府確實是需要做些準備,若元軍勢大,那就先退回瓊州便是,臣會安排水師時刻在??谄执?。察不忽木總不可能將幾十萬大軍全部都放在湛江和雷州不走了吧?朝廷如今有充足的海船,只要拒敵于海上,瓊州自然穩(wěn)如泰山。廣南東路沿海諸多城池,若無充足的兵力駐守,反倒是元賊需要時刻提防我大宋王師從海上來攻。嗯,看來水師的操練也確實需要再抓緊一些。“
輕描淡寫的略過了元軍增兵之事,文天祥卻很高興的明確表達了對方興的贊賞和支持。自從認識到身處敵后的潛龍司所能發(fā)揮出的作用之后,文天祥心里對潛龍司的重視和期待都提高了許多。
如今的大宋朝廷里還有一件極為奇怪的現象。因為左相的出逃和太傅病逝,陰差陽錯之下,原本應該主持軍務的樞密使陸秀夫卻一直在主持戶部和朝廷政務,而右相文天祥卻將本屬于樞相治下的樞密院和各部軍務全管了起來。
更妙的是,樞相理政居然極有條理,朝廷諸般政務的效率遠比昔日左相陳宜中主政時高的多。而丞相管軍也同樣森嚴有序,各部兵馬的操練和整編也同樣比太傅領軍時嚴整了許多。所以這種樞相管政,丞相管軍的怪事就這么一直尷尬的繼續(xù)了下來。
自從主理軍務之后,文天祥已經深刻體會到了手里沒有一個可靠的情報網絡的痛苦和無奈。想要對外用兵,不論是戰(zhàn)是守,又怎能對敵人的動向一無所知呢?
早就對潛龍司有些想法的右相,借著這次方興回來求援,竟是當著趙昰的面毫不客氣的做出了將潛龍司納入到朝廷樞密院轄下的舉動。
“嗯,方指揮行事有方,功勞頗著。朝廷給潛龍司一些支援也是理所應當之事。萬石的大型海船就先從文昌港調三艘,錢財就先從戶部調三萬兩黃金?!?br/> 說到這里抬頭看了陸秀夫一眼,看到樞相陸秀夫輕輕的點了點頭之后,文天祥繼續(xù)旁若無人的拉著方興走到清心閣內的一處輿圖前,讓方興對著輿圖給自己講解如今潛龍司在廣南東路的情形。
右相和樞相配合默契的處理著潛龍司的事務,卻讓趙昰有種被人當面無視的感覺。聽到右相居然要從戶部調銀支持潛龍司的行動,這不是明擺著要將潛龍司收歸轄下嗎?端誰的碗,受誰的管。一旦后鄞命脈操于人手,潛龍司還能不接受右相的指派?
自己一手推動設立的潛龍司,眼看著就要被右相毫不客氣的收入囊中,情急之下,趙昰不禁追到文天祥身邊裝做不在意的樣子笑著說道:“丞相,如今內庫里也還有百萬兩黃金,朕剛剛已經答應了方指揮,從內庫給潛龍司調用些黃金。朝廷如今諸事繁雜,就無需再從戶部調銀了吧?!?br/> 從趙昰的話語里聽出了一些意思,文天祥抬起頭帶著微笑反問道:“朝廷如今并不缺錢,缺的是丁口、米糧、布匹和鐵器。聽皇上之意,是準備由皇家內庫來資助潛龍司,難道皇上是想將潛龍司設為皇家私器嗎?當初皇上設立潛龍司之時,臣確實有所疏漏,對潛龍司有所輕視,這是臣之過失??扇缃癍傊葜?,數十萬元軍虎視眈眈,時刻準備進犯,臣統(tǒng)領朝廷軍馬,又豈可對元賊動向一無所知。是以這潛龍司,定然是要納入樞密院轄下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