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立在房里不知所措呢,就聽到外面婆婆的聲音傳來。
“對了,桌上那塊花布是給你小妹妹的,她要跟人說親了吧?小姑娘穿得鮮艷點,氣色都好些。再有,布里面壓了一兩銀子,你拿去給你阿娘。你大嫂要生了,小妹妹還得攢嫁妝,里里外外都是用錢的時候?!?br/> 老五媳婦捂著嘴流了一會兒眼淚,才把自己收拾好,還給臉上撲了點粉。
“那娘,我就先走了,晚上等我回來燒飯。”
“我哪就有那么不中用。你回去看看情況,要是你娘舍不得你,多住一晚也行?!睆埓竽锟戳藘合眿D一眼,目光閃過一點滿意,“去吧,再耽擱就成回去趕飯的了?!?br/> 老五媳婦挎著籃子,又背了一背簍的東西,出了門急急忙忙往張三叔家去。
路上看到老二媳婦站在河邊冷冷看著她,也來不及跟人應(yīng)付兩句,只笑了笑就走了。
“正說呢,你再不來我就讓小七去你家叫你了。正好,位置都給你留好了,走吧?!?br/> 張三叔的車都套好就等著出發(fā),老五媳婦上車坐穩(wěn)后,他一揚鞭子,牛車噠噠的往村外走去。
臘月里走親訪友的人不少,很多人都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張三叔家的騾車牛車簡直都停不下來。跟老五媳婦一同回村的還有一個年紀(jì)大的嬸子。嫁到張村十來年了,這次還是第一次親自送年禮回去。
這一年村里變化挺大,前一年作坊分下來的錢他們得緊著自家用,今年分到的錢更多了,手頭稍微寬裕些,不免就惦記起了娘家。雖然不可能給娘家太多東西,但年禮稍微重一點任誰也挑不出毛病。
老五媳婦心細(xì),早早用粗布把好東西都藏在背簍下面,別人一看,也就以為她多拿了些藍(lán)布回去給她娘老子用。
“你家老五是個勤快的,今年收成不錯吧?明年要招小工不?我娘家侄兒老實本分,要是需要人手,給我侄兒一個機會唄?!?br/> 自家村里的生意肯定不可能讓外人經(jīng)手,但是張老五家的染坊不一樣,是他私人的,要請小工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這得老五做主,回頭我問問他去,要是能夠,我悄悄跟嬸子說一聲。就是這事兒你老可別擱外面說去,到時候老五埋怨起來,我可沒法子?!?br/> 張村的富裕多的是人盯著,這位嬸子也是個明白人,點點頭,轉(zhuǎn)手就塞了她一包點心。
老五媳婦推了幾次沒推掉,只能收下。
“嬸兒,我聽老六說村里不是打算到渝州和巴中開新鋪子嘛,你沒讓你家倆孩子去試試?”
“誒,說起來就是一肚子的氣?!眿饍旱哪槷?dāng)時就一垮,“早前人三花兒說讓孩子們?nèi)W(xué)幾個字,至少能數(shù)個數(shù)吧,他爹愣是不同意,說費錢。這下好了,村長說新店那邊招的人得會讀書寫字算賬,我們家老大啥都不會,只能眼睜睜看著。今年我說什么都要讓老小去學(xué)堂讀書,不求他考個功名,至少以后當(dāng)個掌柜的或者賬房也是條出路對不?”
老五媳婦點點頭,跟著捧了個場:“你家老小人聰明,肯定能學(xué)好。嬸兒別怕用錢,有句話不是說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雖然這話丑了點,可道理是這個道理。看我家老六,跟著他大哥學(xué)了認(rèn)字,現(xiàn)在混得風(fēng)生水起的,我婆婆一提到他就笑得合不攏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