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無不善待士紳,秉承著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宗旨,但張啟陽卻對那些個豪門大戶非常不客氣,不僅上了繩子,還動了刀子,所作所為簡直就是李闖在京城拷掠官員的翻版,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侍講。”雖然對張啟陽的意見很大,但素來性情平和的太子依舊保持著最基本的尊重,用比較委婉的語氣對他說道:“壽州之事,是不是做的有些過了?如此所作所為,李闖就是前車之鑒吶?!?br/>
????就因為在京城大肆拷掠惡待士紳,李闖才會兵敗如山倒,占領了北京城之后還不等屁股坐熱乎就不得不退了出去。
????若是張啟陽也跟著李闖學,遲早也會落個和李闖一樣的下場。
????在這個事情上,張啟陽的態(tài)度非常直接,老老實實的承認了自己的做法確實有點過分,又在同時為自己的行為作出了強有力的辯解:“我這么做,也是被逼無奈。若不如此,咱們毅勇軍就支撐不住了。
????攜帶著數(shù)萬流離失所的百姓千里遷徙,早已耗干了所有的儲備,若不盡快找到足夠的錢糧,毅勇軍馬上就要面臨山窮水盡的窘迫境地。事急從權(quán),眼下形勢緊迫,已顧不了那么多了。
????殿下說的沒有錯,我在壽州的所做所為,和李闖在京城做的一切并沒有是差別,但卻不必擔心走上李闖的老路。”
????張啟陽冷笑著說道:“武力決定一切,就算壽州的豪門士紳對我有所不滿,只要有毅勇軍在那里鎮(zhèn)著,他們就不敢動彈一下。若是毅勇軍敗了,壽州的豪門士紳會不會反撲還重要嗎?”
????只要保證了毅勇軍的實力,一切都不是問題。若是連毅勇軍的實力都無法保證了,所有的問題就會全部暴露出來,到時候那些士紳會不會反撲根本就不值得考慮。
????“張侍講身為毅勇軍主帥,為毅勇軍考慮本無可厚非,卻需顧忌天下人的口舌。”
????毅勇軍是崇禎皇帝欽命成立的軍隊,又一路保護太子南來,早已和太子劃上了等號,基本等同于太子的親軍。
????就算是出于被逼無奈,總得顧忌一下輿論吧?
????若是全天下都是知道太子的親軍是窮兇極惡的虎狼,太子的臉面還往哪里放?天下人又會怎樣看到太子?
????“這事好辦!”張啟陽換上一副笑嘻嘻的嘴臉:“我早就替太子殿下想好了退路,殿下之需做出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樣子,把責任全都推到我的身上,嚴辭申斥一番,做做樣子給別人看看也就是了?!?br/>
????拷掠壽州的事情是我張啟陽干的,太子殿下你就當做事先不知道好了。直接把所有的責任和惡名推到我的頭上,嚴詞申斥做做樣子就行。
????好人你來做,惡名我來承擔!
????如此一來,就等于是把太子摘干凈了,張啟陽也沒有什么損失,最多落一個“縱兵搶掠”的壞名聲而已。
????從北京一路南來,沿途搶掠的士紳不在少數(shù),張啟陽的名聲早就和兇惡掛上鉤了,不在乎再多一些不好聽的名聲,也可以算是對地方上有個交代了。
????但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這樣做可以對潁州、壽州有個交代,但江南那邊怎么看?天下的士人會怎么看?
????堂堂太子,一國儲君,連一個兵頭都約束不住,還怎么樹立大明正統(tǒng)的旗號?
????“這個簡單,我已為殿下擬好了一份章程?!睆垎㈥枏膽牙锩鲆粡埍”〉募埰与p手遞給太子。
????《勸福藩善民書》!
????“太祖洪武高皇帝百戰(zhàn)立國,其中艱辛自不待言,我大明垂拱而之天下,唯一善字爾。今遭國變,福藩從權(quán)監(jiān)國,當秉承祖制,以善待天下為要。大局洶洶之際,當思祖宗創(chuàng)業(yè)艱難,克勤克儉,親賢能遠幸佞,宜停征選營建事。”
????這是一份用太子的口吻書寫的文書,大致內(nèi)容就是勸告江南的弘光帝一定要時時刻刻的想著祖宗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千萬不要奢靡,大致就是這么個意思。
????這份文書根本就不提“太子”“皇帝”這些個字眼兒,而是以晚輩的身份勸慰堂叔。
????書文中承認“福藩”監(jiān)國的事實,但卻對他登基為弘光帝一事只字不提,完全避開了“誰才是大明正統(tǒng)”這個敏感話題,說的非常委婉,卻帶著幾分很明顯的指責:大明朝已經(jīng)丟了國都,天下三失其二,你福王還在江南作威作福奢侈yínmǐ,太對不起創(chuàng)業(yè)艱難的列祖列宗了吧?
????文中所提到的“征選營建事”,就是在說福王驕奢淫逸,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因為證據(jù)了掌握張啟陽的手中。
????在搶掠壽州的過程當中,張啟陽得到了大量的金玩珠玉、更有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大木巨梁不在少數(shù),還有一百多名“秀女”,這些可不是地方府庫或者是豪門士紳的東西,而是準備獻給福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