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雙目輕閉,慨然赴死。
曹操見狀猶豫了,他冷笑一聲。
將寶劍收回了鞘。
“你想讓我背上一個害賢的罵名,我偏不成全你。”
陳宮見了,只好辭去。
走出大營,他仰天哀嘆了一聲:
“我勸諫不成,有何面目回見陶謙?”
又聞說呂布在張揚手下做事,便自投并州而去了。
曹操也懶得搭理陳宮,繼續(xù)下令攻打徐州。
徐州陶謙無可奈何,仰天哭泣道:
“因我一人之過,而害的徐州之民遭難。”
“皆謙之罪也!”
部下文官武將見了,都勸陶謙領兵前去抵擋。
但陶謙性格懦弱,不敢與曹操交戰(zhàn)。
先派人請曹操退兵,他愿主動獻出徐州。
只求不要加害徐州百姓。
但曹操此刻早已被愁恨沖昏了頭腦,揚言非得用徐州人之血才能雪他殺父之仇。
求和不成,陶謙只得應戰(zhàn)。
領兵出城,遙遠望曹軍如鋪霜涌雪。
中軍豎起白旗二面,大書“報仇雪恨”四字。
軍馬列成陣勢,曹操縱馬出陣。
身穿縞素,揚鞭大罵。
陶謙立在門旗下,見得曹軍軍士雄壯,心中驚懼不已。
曹操冷笑,回首問道:
“誰敢出戰(zhàn)老賊,為我父報仇?”
話畢,夏侯惇挺槍出馬。
陶謙這邊曹豹挺槍迎戰(zhàn)。
兩馬相交僅數(shù)合,曹豹便敗下陣來。
曹操乘勢揮師掩殺,陶謙軍大敗。
死傷無數(shù),人馬皆失。
陶謙回到城中,與眾人商議道:
“如今曹操勢大,我等皆不能敵?!?br/>
“欲投降其又不從,為今之計只有向外求援軍了?!?br/>
眾人忙問陶謙欲求救哪路人馬。
陶謙回道:
“北海離我徐州最近,孔融又與我是故交?!?br/>
“欲求援軍,非孔北海不可?!?br/>
此話一出,立馬就有人出聲打斷他。
“北海彈丸之地,焉能阻擋曹操大軍?”
眾人尋聲望去,原來乃是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
此人乃是徐州望族,家世富豪。
為人仗義疏財,濟貧拔苦,深的徐州人心。
陶謙因此將他征辟為徐州別駕。
對其也算是言聽計從。
眼見糜竺提出反對之聲,陶謙忙詢問他的意見。
糜竺回道:
“孔北海不足以抵擋曹操的大軍,今欲破曹?!?br/>
“須再求兩路人馬?!?br/>
陶謙問是哪兩路。
糜竺正色回道:
“吾聞劉玄德乃當世英雄,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br/>
“此外冀州趙云,亦是素有仁德之名?!?br/>
“今奉天子而代行王駕之事,今徐州遭難,其焉能不救?”
“某雖不才,愿為公去求孔融、劉備、趙云這三路人馬一同來救徐州?!?br/>
“如此,曹操方能夠擊破?!?br/>
陶謙當即采納了糜竺的建議,親自書寫了三封信。
交給糜竺,信中言說了自己在徐州的難處。
“愿公早早奔赴青、冀二州,求得援軍來解徐州之圍。”
“如此,謙感激不盡?!?br/>
糜竺拜謝,當即回到府上。
收拾行囊,準備出發(fā)先去北海。
他家世代經(jīng)商,童仆上萬,家財過億。
然而他糜家到他這一代人時,卻沒有幾個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