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嬤嬤聽到袁沅的話,意外的看了袁沅一眼,沒想到這位袁格格還真的會廚藝,看來四阿哥之前說她不光吃還會做并沒有夸大其詞。
徐嬤嬤沉思想了一下,然后語氣自然又不失恭敬的說道。
“阿哥既然已經(jīng)說了交給您操持,想必對您的廚藝是首肯的,不過這次是生辰宴不是一桌兩桌的,可能,格格如果擔(dān)心的話,老奴有一個想法。”
袁沅立刻洗耳恭聽,懇切的看著徐嬤嬤。
“既然如此的話,老奴理一個菜單,格格也寫一個最拿手的菜單,然后合計合計,挑選出來一個最終的菜單,然后開始準(zhǔn)備起來?!?br/> 聽到這話,袁沅立刻點頭如蒜,這樣她也放心點,畢竟這次雖然不是大肆慶祝,但是也是要有不少的人來的。
于是袁沅結(jié)合冬日的天氣,想了一下,如果按照宮里的習(xí)慣,菜不是蒸菜就是蒸碗之類的大肉,雖然做好端出來會有銅盆熱水溫著,但是上桌后很快就會凍成冰涼。
特別這時候燒菜都是用豬油動物油燒菜的,宮里油水更足,燒菜跟不要錢死的,就差全都油炸了,而且室內(nèi)也沒有空調(diào)可以恒溫,所以基本上冬日里的菜上桌很快就會凍成白花花的油。
袁沅就想著既然請客,那就要讓客人吃的好,吃的熱乎,還舒服,琢磨了一下,冬天請客最好是燙火鍋。
不過清朝的火鍋都是鍋子,算得上說是火鍋,不過全部都是先在鍋里煮好端上來,味道就不夠新鮮了。
而且大日子里那么多人吃火鍋也不現(xiàn)實,袁沅立刻想到了,一個現(xiàn)代常吃的東西,那就是干鍋。
所有的東西,都是炒到七分熟,然后下面架著一個小液化氣路子,或者酒精燈,上桌點燃繼續(xù)燒著吃。
這時候雖然沒有天然氣酒精燈之類的,但是有上好的香碳啊,做個小爐子,上面架著小銅鍋的話,還是有可行度的。
最終,袁沅定下了十而個熱菜。
干活牛蛙,干鍋牛肉,干鍋小黃魚,干鍋雞,干活茶樹菇之類的,肉菜六個,蔬菜四個。
沒想到最終她和徐嬤嬤對菜的時候,竟然她的干鍋茶選中了十個。
特別是她說明了她的想法,并且親自去膳房炒了幾個干鍋的菜,然后找了簡易的手爐當(dāng)座底爐子。
徐嬤嬤嘗了下菜的味道,感覺還不錯,而且才做好了,在半個小時內(nèi)都是熱的,一點不結(jié)油花,徐嬤嬤當(dāng)時雖然沒有明著夸她,但是最后菜單確認(rèn)下來后,袁沅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菜適合放小爐子的,都變成了干鍋了。
而且有的菜膳房的太監(jiān),還經(jīng)過干鍋的啟發(fā),立刻找了宮里的造辦坊,在兩天內(nèi)就打造出來各種精美好看的小銅鍋和底座的小碳爐。
袁沅看到這種,索性直接自己畫圖,假公濟私,跟著一起打了幾個鍋子,又吃火鍋的火鍋,上面是鍋,下面可以燒炭,別說看著還挺美的,而且袁沅還順便打了幾口平底鍋之類的,以后剪牛排做點別的點心也方便。
拿到火鍋的當(dāng)天,晚膳的時候,前院傳來消息,四阿哥晚膳在太子那里用,晚上可能不來后院了。
袁沅當(dāng)即就決定晚上宵夜吃火鍋,激動的晚飯的時候,袁沅都都只吃了個半飽,留著胃口準(zhǔn)備半夜宵夜涮火鍋。
其實在家的時候,她家雖然沒多少家底,但是額娘阿瑪都非常寵愛她,所以家里也找鐵匠打了類似的火鍋爐子,特別是每年袁沅去御馬場的時候,到了冬日里,草原上的牛羊肉正好吃的時候,袁沅基本上都是三天兩頭涮牛肉涮羊肉,百吃不厭。
這時候的牛羊肉才是真的純天然純自然的,沒有任何激素的,那個肉一口要進去都是汁水十足,而且還非常有嚼勁,才是真的牛羊肉,哪像現(xiàn)代的時候,去火鍋店吃個牛羊肉還不知道是什么肉雜碎合成的。
四阿哥這天晚上快十點了才從太子宮里出來,太子這個二哥,對他著實不錯,知道他要過生辰了,特意喊他去,要不要從東宮里調(diào)兩個經(jīng)年的老嬤嬤來幫忙。
聽他說已經(jīng)安排好了啦,太子才點點頭,夸贊了他幾句長大能經(jīng)事了,打算年前給他安排個差事,最后還指點了下他課業(yè)上的問題。
然后快十點的時候,四阿哥才從毓慶宮里出來,到阿哥所的時候已經(jīng)十點了。
本來四阿哥打算在書房梳洗熟悉直接睡下的,但是晚上在的東宮用的不多,就有點饑餓。
讓蘇培盛這個奴才去膳房吩咐一聲送一份袁氏晚上吃的宵夜來書房,沒想到膳房傳話回來說,袁氏那邊今晚沒有點宵夜,到是大半夜的點了一對生的菜,剛送過去沒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