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拖了半個時辰,那胡家媳婦兒才領(lǐng)著兒子走了。
一家人重新聚在堂屋,趙金蓮就嘆氣道。
“咱們家里還真是要把新院子建遠一些,村里人進院兒不敲門,總趕飯口也不成啊?!?br/> 眾人也是皺眉,方圓兒胃口大,不能說是什么致命的缺點。
但到底傳出去不好聽?。?br/> 萬一有什么怪話兒,許是還要惹麻煩。
“左右老二也回來了,買了材料就抓緊建吧?!?br/> 方老漢吧嗒著煙袋鍋兒,他也看不上村里這些多嘴婦人。
“娘,胡家媳婦兒說什么了,大晚上跑來一趟?”
王氏好奇,問道。
“啊,她還真說了一件正事兒。
村里人先前不是也得了銀子嗎,要湊在一起,買點兒香燭,各家做兩個好菜,后日一起祭拜一下山神。”
趙金蓮吩咐道,“我答應(yīng)了,到時候圓兒你們別幫手,讓圓兒親自下廚。
明日老二再去縣里買兩樣點心,一包香燭回來?!?br/> 眾人都是應(yīng)聲,方圓兒雖然不信什么鬼神,但想想自己的來歷,也覺得得了恩惠,有所回報是應(yīng)該的。
第二日一早,方老二趕了牛車進城。
順道把方玉送去縣學,然后逛游一圈兒,買了東西回家。
村里有同趙金蓮交好的婦人來走動,見方家準備的東西這么多。
于是就笑道,“你們家里多供奉一下山神是應(yīng)該的。
賣了那么多銀子呢,聽說包餃子都是大肉的!”
趙金蓮皺眉,應(yīng)道,“不過是偶爾改善一下,給孩子們解解饞,誰家舍得總吃啊。
至于供奉山神,自然要虔誠,畢竟我家得了山神的賞賜。
順帶著村里也都多了一筆進項呢,總要替大伙兒也盡一點兒心意?!?br/> 那婦人聽得尷尬,村里人眼紅方家發(fā)財是真的。
但確實也是托了方家的福氣才跟著得了好處。
如今再說什么,當真有些得了便宜賣乖的嫌疑。
又坐了一會兒,婦人就匆匆走了。
趙金蓮連同劉氏王氏都是臉色不好,方圓兒就上前抱了母親的胳膊勸著。
“娘,村里人沒見過世面,免不得就這樣。
以后咱們家里日子越過越好,她們眼紅怕是都不敢了?!?br/> “為什么不敢了?”
劉氏憨厚,順口問了一句。
“當然是怕變成紅眼兔子一輩子了!”
方圓兒笑嘻嘻應(yīng)了一句,惹得老娘和嫂子都是笑起來。
“你啊,以前就是悶葫蘆,如今倒是越來越皮實了?!?br/> 趙金蓮點了閨女腦門兒,囑咐道。
“總之,以后說話辦事都要多幾個心眼兒,在家無事就把門栓上。”
“好,娘放心。”
日頭晴好,暖風吹拂。
村外的南山腳下,也是當日村人上山挖參時候走過的山路口,被擺了一張長條桌子。
桌子上供了陶碗大小的黃銅香爐。
香爐邊,堆滿二十幾個大大小小的菜碗,還有不多幾樣點心和果子。
這就是村人們張羅的供奉了。
里正胡大伯,帶了當日上山的老少爺們兒,每人手里都握了三炷香。
眾人齊齊跪倒磕頭,念念有詞,感謝山神賞賜,讓全村都發(fā)了一筆小財。
幾步開外,才是婦人們帶了看熱鬧的孩子,同樣跪倒在地。
方圓兒被擋在老娘身側(cè),同樣趴在地上。
她本來還想偷偷看看前邊如何,就聽老娘低聲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