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處平臺與前兩處不同,不再存有琥珀,取而代之的竟然是雜亂零散的人骨。我不覺困惑無比,難道我先前的推測完全錯了?
按照壁畫內(nèi)容來看,石梯越往上,呈現(xiàn)出來的景象應(yīng)該越奇異才是,為何這里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竟然連最底層都不如?
無余夫人一心想要成仙,石梯盡頭理所應(yīng)當(dāng)就是她心目中的天堂模樣,可眼前情形,更像是地獄景象!
那些人骨堆積在一處,塞得整個平臺滿滿當(dāng)當(dāng)。我和方詩雅盡量盯著腳下,饒是如此,走三步就免不了踩著人骨。
為了能夠解答心中的困惑,我直接奔向最里面的墻壁,想根據(jù)壁畫進一步判斷推測。不料我不知踩到什么管狀東西,它往前一滾,我差點沒摔倒。
我撿起那東西細(xì)細(xì)一看,見上面銹跡斑斑,明顯是用精鐵所鑄。它樣子很奇特,整體呈管狀,中通外直,兩端粗細(xì)不一,靠近頂端部位作環(huán)形高高凸起。
我將一端舉到眼前,隱隱看見里面有些焦黑粉末,便用手指沾了一些湊到鼻子前一聞,竟然是火藥味!
這是一只火銃,沒錯,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火銃!
但我隨即意識到了一個問題,火銃最早出現(xiàn)在歷史上,已經(jīng)是元明時期了。它的前身能追溯到宋理宗時期的突火槍,今天看來已經(jīng)算得上歷史悠久了,可也不該出現(xiàn)在無余夫人墓穴附近???
無余夫人遠(yuǎn)在三四千年之前,說什么也不可能擁有火銃這樣的武器。別的不說,當(dāng)時連火藥都還沒發(fā)明呢,怎么可能會制造出火銃這樣的射擊火器呢?
我越想越覺得蹊蹺,不禁在人骨里搜尋一番,竟然找到了四五支一模一樣的火銃,心里更加沒了底。
方詩雅見我拿著火銃沉思,問明緣由之后,也幫著我在人骨中翻找起來。
不一會兒,她舉起一把斷為兩截的鐮刀遞給我,說道:“我國的鑄鐵技術(shù)到了戰(zhàn)國時期才出現(xiàn),秦漢時才算突飛猛進。無余夫人墓穴附近發(fā)現(xiàn)鐵器,的確太奇怪了?!?br/> 那把鐮刀已經(jīng)腐蝕得不成樣子,一碰之下就掉落下來許多鐵渣。看著鐮刀,我突然茅塞頓開,興奮地叫道:“你還記得那些陰兵嗎?”
眼前的火銃和鐮刀不屬于無余夫人,而是屬于那群陰兵。確切地說,這些鐵制武器應(yīng)該是韓山童軍隊留下來的。恐怕包括這里的死人骨,也是元末明初時期的了。
鬼見愁說過,韓山童也埋葬在覆船山,因而留下來元明時期的兵器也就不足為奇。
但有一點我想不通,為何這些兵器和死人骨會出現(xiàn)在無余夫人墓穴附近?難道韓山童部下為其修建墳?zāi)箷r,不經(jīng)意之中挖掘出了無余夫人之墓?
可下面那些琥珀保留得十分完好,不像被人破壞過。真是奇哉怪也,一個問題套著一個問題,我想就算諸葛亮來到此處,恐怕也得冥思苦想好一陣。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將這些問題拋開,急急走到墻壁之下觀看壁畫。
這里的壁畫很簡單,就只畫著一個女人在騰云駕霧。那艘傳說中的仙船不知何處去了,覆船山也不見了蹤影。
那女人面容與我們見到的青銅雕像很相似,無疑就是無余夫人了。
無余夫人飄蕩在彩云之上,臉上顯出興奮激動的神色,莫非她真的成了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