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石佳的馬車遠去,趙佩蘭轉(zhuǎn)身進府走回內(nèi)院,一路上,內(nèi)心且憂且喜,憂的是她必須往柳宅去走一趟,柳宅又不是什么好地方,下堂棄婦的住處,體面人是不會去的,石佳那樣的貴女更不屑于踏步,而她趙佩蘭身份雖不及石佳,好歹也是官家小姐,未出閣的姑娘,去了柳宅,要是被人瞧見,以為自己與下堂婦有親戚關(guān)系,于名聲可不好,真是晦氣!
而且,她連柳宅在哪里都還不知道呢。
喜的是威遠侯府的千金小姐主動來尋找自己,可見此前在西鄉(xiāng)侯府的努力沒有白費,從此后往來都是貴女、貴公子,還愁抓不住一樁滿意的好姻緣?
看看孟玉姝,她不就是因為和西鄉(xiāng)侯府的張二姑娘要好,七夕節(jié)得以沾光受邀去尚書府赴會,結(jié)果途中撞到霍府二太爺?shù)鸟R車,成就了她與安國公世子訂親的好命運么?
雖然不能相信,也不明白霍府二太爺怎么想的,何以會看中一個下堂婦的女兒,但事情就是發(fā)生了。
這便是機遇和運氣,也是靠爭取才能得到的!
趙佩蘭盡管羨慕眼紅玉姝的好運,但她腦子還算清醒,沒有像孟敏姝、孟慧姝那樣忌妒到瘋狂,非要露出爪牙撕咬,這不明擺著作死么?也不看看常寧伯府真正掌權(quán)的是誰?可還沒到大房二房當家作主的時候!
從小到大,趙佩蘭和哥哥跟著母親享受外祖母的寵愛,但她也親眼看到,母親和哥哥在孟府太過驕縱而被外祖父驅(qū)逐出去,弄到后來哥哥都不敢來孟府了,反而是她,在孟府里該吃吃該喝喝該拿拿,但無聲無息不爭不搶,外祖父便睜只眼閉只眼,仿佛沒看見她,準允她的存在。
所以,趙佩蘭懂得一個道理:只要不越界,穩(wěn)中求勝,想要的好處總是跑不脫的!
回到壽安堂,趙佩蘭向孟林氏約略描述一下與石佳見面的經(jīng)過,只說侯府小姐還有事,沒空下車進府里來了,也并不提及石佳對玉姝的打探,卻請求孟林氏:
“外祖母,眼看靜姝過兩天要抬去宋家了,然后就到敏姝、慧姝的出閣之日,從此她們就離開娘家了,玉姝不在場似乎不好吧?怎么說也是姐妹一場,相伴了十幾年,她總該送一送、添個妝什么的,哪怕只給一塊繡帕,將來也能成姐姐們的一個念想……要不,您派人去把玉姝接回來?”
這是趙佩蘭臨時想出來的主意,若能說服外祖母把孟玉姝接回孟府,她就不用跑去柳氏住的地方了。
孟林氏卻搖了搖頭,撇撇嘴:“讓玉姝添妝就別提了,也怪她們自己沒腦子,要是不胡來,我還能發(fā)個話,叫玉姝開開她的小庫房,每人送兩樣嫁妝,當年柳氏給置辦的東西,再不好都值不少銀子的,現(xiàn)在,想要都沒門兒了!玉姝去柳宅,是你外祖父準的,特意向外說柳氏體弱,需要女兒侍奉湯藥,就為的是避開你三個表姐妹的嫁期,我怎么可能接得她回來?”
“……”
趙佩蘭沒轍了,只得說道:“許久不見玉姝,有些惦念,我想過去探望探望她,看她過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