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殷切的在講臺上踱來踱去,口水橫飛,就為了讓一個暑假玩瘋的兔崽子們收回心,可收效依舊見微。
吉珠聽從鄧晨慧的話,強迫自己認真的聽老師的講課內容,可奈何講授的知識實在過于簡單。吉珠經(jīng)過一天的煎熬,終于還是在第二天下午破了功,在老師的魔音之下,陷入了呆愣之中。
五年級的課程其實并不難,教授的知識點也才一兩個,數(shù)學的難點在于應用題,而語文的難點在于生僻字。任課老師本來還以為吉珠有可能一搏,但見到吉珠那副發(fā)愣的樣子,最終還是搖頭嘆氣,略微惋惜。
可實質上,吉珠卻在腦海里看著各個學科的初中知識。
吉珠對于學科的知識選擇,其實有著特異性的挑剔。小學的學科只有三門主課,吉珠自然是三樣皆學,但是進入了初中的知識范疇,吉珠對于科目的偏袒卻慢慢的顯現(xiàn)出來。
吉珠尤其喜歡研究偏理科的科目,至于文科科目,吉珠除了對地理認真研究了一番外,其余的都是泛泛的看了看,頂多是將該記的東西記到腦海中,卻并不去深究。
一到了放學,教室就跟炸開鍋了一樣,瞬間就熱鬧了起來。吉珠懶洋洋的看著歡騰的同學,有些不明白為什么他們會因為一點小事就能如此開心或者憤怒。
其實被孤立也還不錯,至少他不會因為芝麻大小的事而大動肝火。
吉珠回到了教師宿舍后,毫不意外的被鄧晨慧給抓住,拉到客廳耳提面命、語重心長的談了談心,直到吉珠再一次得據(jù)割地后才放他離開。
可答應歸答應,真到了第二天上課時,吉珠再一次陷入了呆愣。屢教不改之下,鄧晨慧也只能放棄對他的說教。
一周后,德格縣第一小學迎來了全年級的返校測試。
測試的內容大多為前一學期的知識要點,一共兩科,語文和數(shù)學。至于外語,雖然一小也有教,但因為師資有限,只教授口語。
上午考語文,下午考數(shù)學。
毫無壓力的經(jīng)過了兩場考試,考完后第二天正好是周日,讓學生稍微放松一下,周一時公布成績。
“考的如何?覺得有難度嗎?”吉珠一回宿舍,鄧晨慧便關切的問道。
吉珠呆愣了半晌,在鄧晨慧開始準備措辭安慰他時,才緩緩道:“不難?!?br/> “你覺得不難?”鄧晨慧驚疑叫道。
要知道今天的兩場考試的試卷,都是150分的題目,是一小第一次采用非制式的題目。前100分是基礎的題目,只要上學期學的認真,在假期稍微復習下,倒是可以應對。但后50分,卻非常不容易,并不是你好好學習就能拿到分數(shù)的。
20分的奧賽題/課外文學積累,30分的發(fā)散思維。
每一道題目都設置這層層陷阱,尤其是那30分的發(fā)散思維,有些大學生或者教授乍看之下,都會被忽悠。這30分的發(fā)散思維,基本都是選自公務員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題。
考驗的并非是你學習應用能力,而是圖形觀察,數(shù)字的敏感洞察力。
“你仔細想想,真的不難?”鄧晨慧還是有些不信,在這偏遠地區(qū)的孩子,因為見識的原因,思維大多都很狹隘,這種發(fā)散思維是他們第一次見識,不應該會覺得簡單???
吉珠聞言,也認真的回想著,似乎考完后班里的其他同學都是沮喪著臉,甚至有些還雙手捂臉大哭。
“難道真的很難?”吉珠喃喃自語道。
吉珠想了想今日的考題,似乎的確有些奇怪,前面的大題還很中規(guī)中矩,可后面的題目卻有越來越簡單,甚至一些明明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題目,卻放在考卷的最后。
難道這是陷阱題目?會不會是我思考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