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種植物種子的符文設計,都已經(jīng)提前完成,他還在學徒試煉境中實驗多次,心中把握挺大。
白骨壤同樣是紅樹林中常見的植物品種。適合生長在貧瘠的潮海沙灘上,與桐花樹、秋茄等組成紅樹林的混生植物群落。
普通的白骨壤,為灌木或小喬木,葉片有鹽分析出,能結出富含淀粉類物質(zhì)的果實,在華國六十年代的困難時期,曾給海邊人民帶來度過難關的救命果實,如今,白骨壤的果實不僅能作為豬飼料,葉片還是牛羊雞鴨鵝等喜歡吃的青飼料。
白骨壤的煉制符紋,與桐花樹的煉制符紋不同,一共六十四個符文圖紋,包含巨化類,海洋類,促生類等多種符文類型,是林曾根據(jù)白骨壤的特性,專門設計。
林曾現(xiàn)在很少用現(xiàn)成的基礎符文方,更多則是通過自己的理解和設計,在基礎符文方上,增減符文圖紋,完成植物種子的煉制工作。
白骨壤原料入爐,開始煉制,林曾依然沒有停手。
第三個爐門開啟,秋茄樹的植物原料,繼續(xù)投入。
他這次煉制的所有植物原料,都是從近海紅樹林采集,皆是組成紅樹林的重要樹種。
除了這三種植物之外,林曾還會同時煉制五種紅樹林的伴生藤本和草本植物。
這八種植物,煉制過程中,林曾加入育種師煉制植物群時所需要的近生紋,在鼎爐的作用下,一爐而出的八種植物,種植在臨近區(qū)域,會起到互相促進生長的作用。
這只是植物群較為簡單的一種應用模式,更復雜的組合,以林曾的能力,暫時無法做到。
八種植物的煉制符紋,達到六百多個,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完成繪紋工作。
八種植物,一旦第一種植物的煉制工作結束,而最后一種植物的繪紋還未畫完,近生紋的效果就完全失敗,也沒有八種植物組成的強大的群生效果,只能算是八種獨立的植物。
而這八種植物同時煉制的時間越長,植物群聚生效果也就越好。
林曾手腕微微顫動,繪紋筆筆尖疾如閃電,全身心專注投入到繪紋中,令人望則目眩的復雜圖紋,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成型。同時,沒有任何間隔,下一個符文圖紋的線條又出現(xiàn)的在爐門上。
在這八種植物中,以桐花樹為原料的特殊植物,雖然符紋數(shù)量不算最多,卻是煉制時間最長的。
所以,林曾將其放在首位煉制。
等最后一份植物原料的最后一個符文圖紋結束,林曾持筆后退一步,在扶手椅上坐下,額頭上熱汗流下,精神緊繃的煉制過程,讓林曾臉色通紅,不過,看到觀察鼎爐內(nèi)的情況,他心里終于暗暗松了一口氣。
在學徒試煉境中,消耗的晶源體沒有白費。
第一個放入的桐花樹材料還在煉制,最后一個放入的紅藻繪紋結束。
他曾經(jīng)在學徒試煉境中,演練了數(shù)十次這個過程,從最初徹底失敗,到最后三次順利成功,林曾才開始實際操作。
這才是他能一次成功的根本原因。